爱尚小说网 > 《霂兰劫》之孝贤皇后 > 第39章 皇父赐名

第39章 皇父赐名


  叶子渐渐褪去绿色,一天一天的变黄,终于有耐不住秋寒的,别了枝头万千的伙伴,顺着风,第一个从枝头飘落到地上。叶落归根,虽是宿命,但终是让人心伤。一年后,雍正朝的一代名臣---和硕怡亲王允祥因病离世,享年四十有四,令雍正伤心不已。康熙朝时,允祥曾无辜被卷入储位之争,受康熙诟病,终康熙朝不得启用。自雍正登基以来便重用允祥,允祥也是感遇皇兄,不负所托。从政八年来,全力协助雍正处理好各项朝务,竭力报效知遇之恩,可谓是夙夜在公、鞠躬尽瘁。允祥患病时,雍正曾多次劝他可将公务暂放,以修养身体为先,但允祥仍坚持理政,曾说道:“乘幸皇兄恩德,臣弟必当死而后已,国务断不可耽搁”。雍正只好将太医院的名医封个虚职,调往允祥所掌管的户部为官,为的就是能够贴身照顾好允祥的病情;允祥重病不起时,雍正曾多次到府探望,赏赐名医名药,甚至有一次当着允祥的面,竟留下伤心的眼泪,足见兄弟情深。允祥辞世后,雍正十分悲伤,他不仅少了一位亲密无间的兄弟,更少了一只在治理国家上的得力臂膀。雍正曾感叹,是不是自己有何做的不对而得罪了上天,为何要这么早的将允祥召回天庭,惩罚于自己?雍正在亲撰允祥的祭文时曾写道一句:“……朕实赖王翼赞升平,王实能佐朕治平天下。咸谓圣王贤臣之相遇数千百载而一见,今且于本支帝胄之间得之……”由此可见允祥在雍正心中是何等的重要,怡亲王允祥的离世又是让雍正何等的伤心。

  有此一变,雍正的精神愈发低迷,身体也是大不如前,便将更多的政务交给弘历和朝中其他的大臣,自己不得不卧床养病。弘历因此前多受雍正和允祥教诲,深得为政之道、用人之理,多年来的历炼也让弘历处理起政务来更加成熟老练,深得雍正圣心。

  世间万事,有得便有失,有失便有得。时值金秋,虽说风扫枯叶、花草枯萎不免令人伤感,但稻谷丰收、满枝硕果也必是让人欣喜,各地喜获丰收的奏折频频发往户部和军机,让雍正本是萎颓的精神为之一振。更让雍正兴奋的是,弘历的福晋旖萱为爱新觉罗家又添了位皇孙,雍正皇子不多,现下皇孙便只有两人,这等喜事宛如一剂良药,为这身患重病的帝王缓解了些许病情。

  旖萱产子之后,终日由宫人照料服侍,虽说是孕产不久,尚在月子之中,但旖萱面色红润,身子日渐丰满。由于旖萱素日里勤于劳动,身体很是康健;再加上弘历照顾周详、无微不至,产子所伤的元气和造成的血亏恢复得极快。碍于弘历的叮嘱,旖萱还只得躺在床上,继续调养身子。

  一日,弘历从军机衙门回到长春仙馆,进得宫门,他将帽冠交予太监李福全,急忙去瞧旖萱母子。刚推开卧房的门,就满心欢喜的唤起旖萱的名字,只见旖萱将一根手指放在嘴边,轻嘘一声,随即向床边指了一指,原来他们的儿子在吊篮之中睡得甚是香甜,弘历这才觉得是方才大意,自己爱子心切,差点扰了孩子的好梦,于是他收了脚步,轻声走到吊篮之前。看着自己的孩子眉眼长的甚是可爱,心中荡漾起无限的喜悦和幸福,弘历为孩子轻轻地盖了盖被角,回身轻步走到旖萱身边。

  旖萱半卧在床上,下身伸在被中,上身靠着棉枕,一头乌黑的长发披在肩头,丰满的身子让她变得更加妩媚多姿。

  弘历坐在旖萱身边轻轻说道:“不是让你躺着么,怎么又坐起来了?”

  旖萱说道:“没事的,哪有那么娇贵?就这么一直躺着,我都愈发的胖了。若不是你拦着,我可要下地走走了。”

  弘历柔声说道:“这孩子眉眼像你,鼻子像我,真是好看……谢谢你旖萱,谢谢你为我生了一个这么漂亮可爱的儿子。”

  旖萱笑道:“现在孩子还小,听嬷嬷们说,在过上几个月,等孩子眉眼长开了,那才是好看呢”

  弘历今日回得长春仙馆较往常早了许多,旖萱问道:“今日为何回来的这样早十三叔的丧仪都操持完了么?”

  允祥的丧仪,雍正已交给弘历操持,这些日子以来,弘历不仅忙于政务,还要着手筹办允祥的各项丧礼。

  弘历答道:“初祭、大祭、暂安都以完毕,已经将十三叔的灵柩请入地宫了。”

  旖萱有所心伤,点头不语,过了会旖萱又问道:“皇阿玛现在怎样,精神可好?”

  弘历说道:“皇阿玛还是思念十三叔,大祭时仍带病亲到灵前祭酒,失声落泪。我和弘昼还有一众大臣好生劝慰,才将皇阿玛搀扶到龙辇回宫的。”

  旖萱叹道:“皇阿玛与十三叔兄弟情深,君臣同心,十三叔仙逝,皇阿玛怎能不伤心过度。”

  弘历附说道:“确实。皇阿玛近日批阅奏章时,精神大不如前,且极易发脾气,经常训斥大臣,还曾说到‘倘若吾弟怡亲王在,断不至此!’,说完又是心伤起来。如今大臣们参言觐见也是格外谨慎,如履薄冰,生怕只言片语惹怒了皇阿玛而招来祸端。”

  旖萱详细听着,心中对雍正充满了同情和理解,人在心痛之时,常会做出不智之举,帝王又何尝不是如此?

  弘历接着说道:“十三叔的谥号已由皇阿玛经钦定,谥为‘贤’,和硕怡贤亲王,灵位入紫禁城太庙,再入盛京贤王祠,晋封为‘铁帽子王’,世袭罔替。”

  旖萱心想,自己也曾略读史书,历代王侯将相死后均有谥号,但臣子谥号能被称之为“贤”者却廖若繁星。旖萱听完弘历这般说,有些不解的问道:“何为铁帽子王?”

  弘历看着旖萱,恍然说道:“噢,你有所不知。铁帽子王也是对世袭罔替的一种俗称。我朝封爵宗亲是承袭一次,便降级一等。以亲王为例,若亲王世子承袭,则降封为郡王,其孙再承袭,则降封为贝勒,以此类推。铁帽子王则是获得永久世袭、不降封爵的恩典。我朝自□□武皇帝至今,只有八家铁帽子王,分别是和硕礼亲王--代善、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和硕豫亲王--多铎、和硕肃亲王--豪格、和硕庄亲王--硕塞、多罗克勤郡王--岳托、多罗顺承郡王--勒克德浑,这八位铁帽子王在我朝建国之初,战功彪炳、功勋卓著,于是被先祖封为铁帽子王。十三叔是我大清建国以来的第九位铁帽子王!”

  旖萱喃喃说道:“皇阿玛给予十三叔这番殊荣!”弘历接着说道:“不止如此,还将十三叔名字由‘允祥’改为‘胤祥’。”

  旖萱惊呼一声,险些惊醒了孩子,好在是那婴儿在吊篮中只是呓语了几声,旖萱吓得也是赶忙用双手捂住嘴,瞪大了双眼望着弘历。

  不怪旖萱这般惊诧,这一个字改的非同小可,意义非凡,雍正在九王多嫡中最终获胜,登基后为避自己名讳,将诸位兄弟名字中的‘胤’改为‘允’字,对那些觊觎皇位的兄弟们予以严惩,但惟独对十三弟允祥格外开恩,且为以重任。允祥死后雍正居然将其名字改回“胤祥”,足见雍□□及允祥手足兄弟之情至深,愿与他千古并尊了!成为满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名讳的唯一一例。

  正是:

  乘沐皇恩逢八载,身诞天家四十春,

  辅弼匡襄兄弟情,夙夜在公臣子心。

  枯木逢春尚有时,贤王几何能还魂,

  痛垂清泪哭祭酒,同避名讳附胤真。

  弘历又接着说道:“今日我去朝见皇阿玛,奏报十三叔灵柩暂安事宜,皇阿玛还曾询问你和孩子是否康健。”

  旖萱说道:“我这身处月中,难以进宫请安,劳烦皇阿玛挂念。你便多替我在皇阿玛身边照拂,以尽孝心吧。”

  弘历说道:“你放心,皇阿玛身边还有额娘照料呢,他知你孝顺,并不曾怪你,额娘命你务必养足月才得下地,暂不用顾忌宫中礼节,免得日后留下病痛。”

  旖萱只好点头答应。

  弘历欣然说道:“我们的孩子有名字了!”

  旖萱说道:“啊?”

  弘历接着说道:“之前皇阿玛说要给孩子取名字,我便不再思索,如今皇阿玛已将名字取好,你猜是什么字?”

  旖萱说道:“我只知道以皇家族谱而言,这一辈皇子名字中的第一个字应是‘永’字。”

  弘历笑道:“是‘琏’字!永琏!皇阿玛给我们孩子的名字起为‘永琏’。”

  旖萱问道:“哪个‘琏’字?”

  弘历将旖萱轻搂入怀,托起她的手,用手指在她的手心上画了一个“琏”字,旖萱略有所思,但又想不出是何深意,这‘琏’字,当真是富贵至极,由‘王’和‘连’二字倚肩拼成,难不成皇上是为弘历选得亲王世子?但何以断定永琏能承袭王位?又何必皇上钦定弘历只是微笑着也不曾提醒,二人这般沉吟半响,旖萱忽然看着弘历,似乎已经冲破谜团探寻出答案,她口中欲言又止道:“莫非皇阿玛有心将皇……”

  弘历默默点头,这等惊天的大事,即便在私下里也是无法开口,她靠在弘历肩头沉默不语,心中却掀起万道波澜,想起茫然的未来,激动兴奋之余,竟夹杂着丝许对未知的恐惧。


  (https://www.23hh.com/book/79/79227/4251142.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