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霂兰劫》之孝贤皇后 > 第42章 恭贺新春

第42章 恭贺新春


  新年转瞬即至,紫禁城已被修缮的焕然一新,愈发的雄伟壮阔、金碧辉煌。

  除夕之夜,皇宫当中吉灯高照,喜气临凡,各宫妃嫔都在各自宫中守岁,熹妃则陪着雍正在坤宁宫中度过这农历的最后一天。后位空悬,熹妃身为贵妃,授雍正之命而摄六宫事,虽不是中宫,但已位同副后,此刻也只有她够资格与雍正一起守岁,欢度春节。

  初一一早,各宫妃嫔,均到养心殿中向雍正行礼问安,恭贺新年。雍正见过各宫妃嫔后换上朝服,来到太和殿上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蒙古各部王公、朝鲜等宗属国都派来使臣向大清皇帝庆祝汉历新年,太和殿内恭贺之声此起彼伏,一派盛世祥和,□□气象。

  夜里掌灯时分,乾清宫内外花团锦簇,曲乐悠扬。雍正帝设家宴招待前来贺春的皇族成员和近支宗室。皇室宗亲济济一堂,依次向皇帝行礼叩拜,竟比白天还要热闹。看着如此喜庆祥和的盛况,遥想当年九王夺嫡,自己最终获胜,这十几年来临御天下的心路历程,雍正帝感慨万千。他喝下一杯酒端详起周围,只见殿内熏香缭绕、五彩缤纷,处处灯火相映,时时鼓乐笙喧,言之不尽的富贵吉祥。他被这喜庆的气氛衬得心情大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连在身边常年侍候的太监总管周德胜都乐得暗自留下了眼泪。他们这些侍候皇上的,天天盼的就是皇上能够高兴、顺心,若是龙颜不悦,他们就只好将脑袋栓系在腰上小心侍候,终日寝食难安。雍正今日难得的高兴,奴才们见龙颜大悦,也是松了口气,才有心情品尝起当下的年味。这还要感谢四阿哥,若不是弘历这般费心思布置贺春之事,怎能办得这般深得圣心?雍正来了兴致便多喝了几杯,周德胜附和着笑着说道:“皇上您今天的气色可真好!奴才打心眼里高兴,再过些时日,您就可以痊愈了。奴才们都盼着这一天呢。”

  雍正饮下一杯酒说道:“嗯!朕也感觉自己的病现在就已经好的彻底了!今天朕高兴,去!再倒酒来!”

  周德胜忙说道:“哎呦皇上,您可不要贪杯啊,这酒还是要少些喝为好。”

  雍正执意的挥手道:“哎?不碍的,倒酒!”

  周德胜拗不过他,只好将酒杯再次倒满,周德胜说:“奴才启禀皇上,您看这乾清宫里布置的多漂亮,还是四阿哥最讨皇上喜欢,奴才随皇上进宫这么多年,还从未见识过如此喜庆热闹的场面呢!”

  雍正笑道:“不用你替弘历来邀功,他办的差事朕满意的很,自然是要赏赐于他的!”

  周德胜笑着说说:“不敢不敢,皇上取笑奴才了,奴才可不敢替四阿哥求赏,只是真心敬服四阿哥有这般孝心,奴才为皇上高兴啊!”

  雍正有些微醉,嘴中支吾得说道:“唔,弘历这孩子,向来就孝顺,性格像朕,连我皇阿玛都夸他将来是大富大贵之人……”周德胜听出雍正言语之中已是语无伦次,是真的有些醉了,便提醒雍正说:“皇上,您一会还要各位皇室宗亲发放岁币呢,这酒就先不要喝了吧?”

  雍正来了精神,向周德胜使了眼色,只见周德胜高举双手,击掌三声,已经在宫门外准备好的太监们依次鱼贯着抬进几个大箱子,宗室里的老人知道这是皇上要为众亲贵发放岁币了,便都兴奋起来。

  周德胜从雍正的龙案上拿起一份事先已准备好的清单,按照人名和对应的数目依次发放其岁币来,领到岁币的皇亲贵胄无不喜笑颜开,清廷在新年之中为宗室发放岁币的习俗还是源于蒙古,相传蒙古在新年之时,要由各自部落的首领将本部族的宗室们召集到一起祭祀祖先,然后将祭祀用的吃食和金银由首领分发给各位宗室,示意在新的一年里获得祖先的庇佑,吉祥如意。

  领到岁币的宗亲皆是叩头谢恩,没领到则是一脸焦急的等待。待全部岁币发放完毕,大家都发现一件不寻常的事,似乎在场的亲贵里漏掉了一个人,那就是宝亲王弘历并没有领到岁币。大家心想:莫非皇上酒喝得醉了,忘记给四阿哥发放岁币?这可非同小可,其实这岁币数目也并非巨大,仅仅是皇帝的一份心意罢了,但这绝对是一种象征,是皇上仍将宗亲视为皇族一种象征。按理说来,四阿哥平日里为雍正处理朝务,堪称皇帝的臂膀,深得皇上赞许,今日又将贺春礼置办的如此喜庆热闹,这发放岁币的顺序排名,宝亲王理应为先。反倒这不发……无论如何也是说不通啊?弘历也是不知这为何偏偏落下了自己,满脸错愕望着父皇,雍正看着弘历,似乎读出他的心思,便笑着不紧不慢的问倒弘历:“你要岁币何用?”大家被这一句话先是弄得一头雾水、不解其意,但短暂的寂静之后,便迸发出一片轻声的嘘叹,亲贵们这才品出雍正话语中所蕴含的石破天惊!‘你要岁币何用?’什么人对于金银无所需求?或者说有的金银却无处使,这普天之下只有一人,那便是这大清朝的皇上了。人人都知道雍正忌惮于当年九王夺嫡时的惨烈,他开创了秘密建储的先例,将立为储君的皇子之名写在传位诏书之上,存于锦盒之中,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待雍正龙御归天时,以诏书昭告四海,确立新君。如今雍正的一句‘你要岁币何用’一语道破天机,十几年的秘密终于揭晓了,虽然大家对弘历继承大统都心有准备,但这一刻到来的时候,还是不免让人心中澎湃。大家心中明白,皇上何尝是忘记了四阿哥弘历?反而最最偏心于弘历!发给弘历的岁币堪称最为厚重,那就是大清朝的万里锦绣江山!

  大家心中明白,储位归属本是皇家大忌,雍正欲言又止,并没有说得很透彻,众位亲贵的脸上忙收了明白,堆满糊涂,全装作听不懂的样子,依旧喝酒吃肉,满脸喜色笑容,生怕被皇上看出些许端倪而心生芥蒂,但心中的滋味却堪比这满桌的山珍海味,不尽相同了。又何必弄得那么明白,这接下来雍正说不定趁着酒兴又要说出什么道破天机的话来,听到了未必是件好事,还不如在这喜庆之日一醉方休,免得知情惹来灾祸,于是更加豪饮一番,众人只觉眼前的宫灯愈加朦胧难辨,耳边的乐声渐渐空旷遥远……再醒来时,已是第二天的上午,躺在自己的府中了。

  雍正十三年八月十三日凌晨,雍正帝在养心殿崩逝,内侍从雍正身边取出装有传位诏书的锦盒,又请摄六宫事的熹贵妃召集满朝文武和皇室宗亲至乾清宫,从正大光明匾后取出另一只锦盒,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将两个锦盒封漆双双挑开,取出其中因年月长久而纸质发黄的诏书,经侍卫大臣比对,两份诏书均为雍正帝御笔亲书,且内容相同,一字不差。内侍卫大臣当着文武百官和皇室宗亲的面,高声宣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四子弘历,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释服布告四海,咸使闻知。

  雍正元年正月初二卯”


  (https://www.23hh.com/book/79/79227/428822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