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江湖边 > 40.第四十章

40.第四十章


  “你娘病了,病中格外想念你,但你爹这几年内暂时无法调回京来,便希望你能去韶州一趟,见一见父母与弟弟,全家团圆。”

  沈老夫人说这话的时候,脸色不是很好看,估计也被周氏这一封突如其来的信搞蒙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周氏是她娘家远房侄女没错,可芙蓉在沈府住了这么些年,在她跟前从小小的那么一丁点儿大,长到如今亭亭玉立少女模样,聪明懂事可人疼,同她的亲孙女也没差了。

  这种情况下,老夫人的心自然是偏在芙蓉一边。

  更何况,柳家夫妻俩对小女儿的行径实在令人齿冷reads();。当年芙蓉也不过才六岁,都没有桌子高,他们竟也忍心将她扔下,带着小儿子就这么走了,多年来从未关心过一句,只有偶尔在周氏给老夫人的请安信里能见她提起一句两句。

  别人家替他们养女儿,锦衣玉食,悉心教育的时候,从来没见他们挂心过,芙蓉吃在沈家住在沈家,寄人篱下,他们连意思意思地要送点伙食费给沈府都没有。现如今女儿长大了,快及笄了,突然就思念起来了?

  看着眼前恍若明珠美玉般的少女,老夫人心疼不已,拉过她的手叹息:“这父母亲缘,不能强求。你也别想太多,这里有你的老祖母,你爹,叔伯婶子和哥哥姐姐们,永远都是你的家。”

  其实芙蓉对亲生父母的行径毫无感觉,也并不觉得心寒,毕竟太多年未见了,在她看来,他们也就比陌生人熟悉一些而已。只是老夫人这么一说,她忽然就心酸起来了,眼圈微红,依偎进老夫人怀里撒娇:“祖母爹爹养育我长大,这里就是我的家,再没别个了。”

  “哎,好,就是你的家。”老夫人拍着她的背,笑道。

  可惜,就算沈家所有人都认可芙蓉这个亲人,她与柳氏夫妇的血脉亲缘也断不了。生母病重,思念女儿,既然周氏在信上如此表示,为了不叫芙蓉背上“不孝”的锅,这一趟韶州之行是非走不可了。

  这些年里,在沈家的照应下,柳大人总算没困死在穷乡僻壤当一辈子的知县。当时刻意将他外放至岭南,本来就是沈应为芙蓉出气之举,后来时间长了,小丫头在他跟前长得活泼又可爱,沈应倒是念起了他们对芙蓉的生养之恩,将柳为仁提拔了几下。

  毕竟是芙蓉的生父,官职太低,将来她出嫁时面上也无光。

  韶州虽然依然隶属岭南道,但并不偏僻。此地为三江之水交汇之处,物产丰饶,水陆皆通,在前朝时便有“岭南名郡”之称,是岭南道中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柳为仁一个出身平平、才能平平、殊无政绩的“三无”小官,能在韶州当上知府,可见沈大人在其中出了多少力。正是因为如此,柳氏夫妇对沈家可谓感恩戴德,三不五时便要寄信上京,与沈家联络感情,节礼也是一年比一年丰厚。

  不过每次收到岭南送上京的节礼时,翻完礼单,沈大人都不太高兴――又没有芙蓉儿的份,呵呵。

  能把亲生骨肉忽视到这种地步的,柳氏夫妇也算是他生平仅见了。

  纵然老夫人、沈大人与芙蓉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岭南之行还是提上了日程。

  此行路途遥远,走完这一程,与当年下扬州所耗费的时日差不多。区别在于,从京城至江南,一路都还算顺畅,行经之处不少繁华城镇,入了江南道后更是遍地鱼米之乡。而从京城去岭南,前半段路还好,自岳阳开始沿湘江下行,一路多是山林,不仅路不好走,有些地方还有悍匪横行,危险度比江南一带高太多。

  千里之行,沈大人绝不可能方向叫芙蓉一个人上路,在他眼里,芙蓉还是一个小丫头,哪怕带上的护卫再多,路上没有长辈照应也是不行的。

  本来最适合护送她的是沈蕴。沈大哥不仅武功高强,性格也沉稳,又同她关系极好,两人曾一道上华山、下江南,当真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可惜沈蕴早已不是当年那个闲的冒泡的少年了。自打那年他从江南回来,之后便弃文从武,这些年频频立功,升官就像坐火箭。如今京城里提起“沈大人”,都要特意区分开,是尚书大人,还是太仆寺的沈二老爷,亦或是沈家那个小将军。

  半年前小沈将军奉旨领兵去了云州平乱,甚至没来得及回家过年。老夫人一提起他就要皱眉叹气,一是担心他的平安,二则是对他的婚事忧心不已。二十四五了,别人家孩子都能打酱油了,他还打着光棍,半点要成亲的意思都没有,成天在外剿匪平叛,安全也没个保障。

  前几年他刚在朝廷崭露头角,圣上夸他是少年英雄,十分器重他,见他父母远在广州,猜测无人替沈蕴操持婚事,便起了做媒的意思,在宗室里拉拔拉拔,找了个品貌都很不错的翁主,要给他赐婚reads();。

  圣旨还没下,他三叔沈大人提前探得圣上口风,悄悄将那位翁主打听了一番,确定真的挺好,便告诉了沈老夫人,老夫人那个高兴哇,立刻筹备起了聘礼。谁知沈蕴像个愣头青似的,直接面见圣上,婉拒了这桩天上掉下来的好亲事。

  圣上素来温和,婚姻婚姻,结的是两姓之好,人家自个儿不乐意了,他也不可能强塞,免得促成一对怨偶。一边是朝中重臣之家,一边是宗室里的亲戚,要是搞得结亲不成反结仇,那就很尴尬了。

  谁也不知道沈蕴为何要拒绝。面对家中长辈的疑问,他始终沉默以对,逼急了才说心里有人,问他是哪家姑娘又不肯说,嘴紧得像个蚌壳,撬都撬不开。

  大家都是从那会儿走过来的,对年轻人的情感世界多少懂些。既然有心上人,但又不提求娶,八成是求不得。对此,长辈们可以理解,深表同情,但过了这么久了,再深的爱慕也淡了吧?咋还不成亲呢?

  家里总是在催婚,沈蕴终于理解了大龄未婚男青年的苦恼。为了避开这些事,他总是自己主动领命,率兵远赴各地,一年中总有大半年的时间不在京城。

  最合适的沈大哥不在,还有沈二哥和沈三哥。不过这俩都是战五渣,沈茂跟芙蓉也不熟,沈获的性格还不如芙蓉来得果断干脆,真要叫他送芙蓉去岭南,路上是谁照顾谁还两说。

  光是纠结护送的人选就花了好几天,芙蓉倒是主动提出自己上路。说真的,以她现在的身手,别提只是赶路去岭南,要没有沈大人看着,龙潭虎穴她都敢去闯一闯。悍匪算什么?她带上几十个护卫,能把土匪窝给端了信不信?

  沈应信,所以更不能让她一个人上路了。

  最后,还是叫沈大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找到近期要往岭南去的大商队,与他们搭伙儿上路。路上芙蓉依旧坐自己的马车,丫鬟仆妇及护卫随行,需要走水路时也另乘一条船,免得受了冲撞――其实这才是普通人家的正常出行方式,毕竟不是每户人家都请得起护卫的,不少小官携家眷离京赴任,要去偏远地方时,一般都是附着商队走。

  近些年岭南道渐渐发展起来,往那里去的商队也多了许多。沈大人亲自过问,很快查到有一家著名商号过几日便有队伍要出发去广州,中途正好经过韶州。

  商号主人接到沈尚书的帖子,几乎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得知沈大人的千金要远赴韶州探亲,当下便同送帖子前来的沈府管事拍胸脯,保证一定将沈姑娘安全送到,一路定然会照顾得妥妥帖帖!

  确定了上路的日期,随行人员也一并安排好,芙蓉终于在沈家诸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登上了离京的马车。

  这次她出行,沈应特特安排了一个靠谱的管事送她。除了这位刘管事之外,芙蓉的随行队伍里还包括两个丫鬟、四个仆妇并二十个护卫。

  本来沈老夫人给她挑了八个丫鬟,可芙蓉瞧着那些娇滴滴的丫鬟们,认为这群温室里的花朵肯定经不起外头风吹雨打,干脆否了六个,留下春燕与另一个看起来身体素质比较好的春草。千里奔波不是开玩笑的,人越多越麻烦,老夫人虽然感觉两个实在太少,但又觉得她说的有理,便随她去了。

  其实那些丫鬟本来也不愿意去,一个个要么是家生子要么是从小买进府的,在沈家后宅过得好好的,谁愿意跟四姑娘千里迢迢地去岭南探望她亲生父母啊!芙蓉此举正合她们心意,面上泪涟涟的舍不得姑娘,心里无不窃喜,顺便同情一把被点中随行的春燕和春草。

  对此,曾经随姑娘上过华山下过江南的春燕只想微笑,心中鄙夷:这群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片子,你们懂个屁哦!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https://www.23hh.com/book/79/79398/4632987.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