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内宅生存手札 > 第128章 盟约

第128章 盟约


  夷狄大君有四个儿子,按规矩小儿子守帐。莫勒王子从小力气就大,骁勇善战,大君对其爱若珍宝。此番莫勒王子主动请缨,大君原以为他至少也能攻陷几个城池。

  ——先前花里该久攻不下,多半是花里该偷懒,贪生怕死,不算好汉,大齐哪里有花里该说的那样厉害?果真还是莫勒王儿靠谱。

  大君正等好消息呢,谁料想,竟然传来军报,说是莫勒王子被人生擒活捉了。

  “活捉了?”大君一口气上不来,差点晕过去。

  旁边人连声唤:“大君,大君!”要上前查看。

  大君伸手做了个手势,阻止他们上前。他定了定神,听说有莫勒的亲笔书信,沉声道:“呈上来。”

  看这字迹,的确是莫勒亲笔手书无疑。

  莫勒在书信里详细介绍了自己被生擒的经过,说大齐这百十年来,痛定思痛,钻研武艺,男女老少都身负武功。莫勒虽然也是好汉,却不比中原人那神乎其神的本事。他也曾试着挑战大齐的皇太子,却发现大齐的皇太子看着瘦弱,竟然也有一身的武艺,可以教人无法动弹……

  莫勒王子又称自己是草原的好汉,被捉了愿意赴死,请大君不要以他为重,该继续进攻,就继续进攻……

  然而他越要大君不在乎他,大君就越心疼自己这个傻儿子。莫勒本事强,老实,不会耍心眼儿。他这么说了,多半就是真的了。

  大君细想之下,愈想愈怒,怪不得当初别人不肯出征,非要莫勒做援军的。敢情打的是这个主意啊。

  说起来,他们已经很多年没有真正进攻过中原了,平时就边境上小打小闹一下。主要是今年草原上冻死了一批牛羊,他们才想起还有中原这个大牧场。不抢白不抢,反正中原人都不行。

  没想到才百十年光景,中原人就这般厉害了?

  但是,莫勒一向是个听话老实的孩子,是不会骗他的。

  大君唤了送信的小兵过来,向他询问到底怎么回事,王子怎么会被生擒。

  那小兵挺机灵,寻思着不能损了王子形象,不能显得他们无能,那么就只能把大齐的士兵往厉害处说。于是,他答道:“回大君的话,莫勒王子当时是个马上,可是那大齐士兵,就像是有神助一般,就那么从天而降,直接提了王子就飞上天了……花里该将军命我们射箭,把那个大齐士兵给射下来,但是又怕伤了王子……”

  大君沉默了一会儿,这小兵的说法跟莫勒在书信里写的一样。看来确实如此了,只是花里该着实过分。保护王子不利,还想着射箭,就不怕伤了王子?说起来,要不是花里该第一次出征不利,莫勒王子也没必要去相助,那也就不会有后来被擒的事情了。

  莫勒在信里说不要管他,可是做老子的,怎么能不管儿子?

  大君想了一想,直接吩咐传信的小兵:“去告诉花里该,不惜一切代价,把莫勒王子给我带回来!不管他赔上多少牛羊和女人!”

  小兵应了一声,快速离去。

  听到大君派人传来的口信,花里该苦笑一声,并不意外。莫勒王子可是大君的心头宝,很有可能是下一任大君。只是怎么把王子给带回来?

  少不得要谈判了。大君的意思是可以用牛羊和女人来换王子,只怕中原人看不上他们的牛羊和女人。

  花里该派人向大齐表明谈判求和之意时,谢凌云正看边关将士操练。

  学了几年的剑术,又有实战经验,他们看起来,比她第一次见京畿大营士兵操练时,要勇猛很多。

  谢凌云见他们一招一式,虎虎生风,暗暗点头,心说,这本事,步兵作战已经够用了。只是她那日见大齐士兵与夷狄人作战,马背上不如夷狄。

  也是,草原上的人,马背上讨生活。中原人比不过,也在情理之中。

  镇北侯看着太子妃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问:“殿下以为如何?”

  谢凌云一笑:“步兵可以,骑射不行。”

  这些镇北侯自然也知道:“那,殿下有什么好法子没?”

  其实骑射之术,还需要多多练习。谢凌云虽也知晓骑射,但这并非她所长。她自己因为有内功,所以力气大,准头好,可以百发百中。不过她的法子不见得对他们也管用。

  谢凌云只泛泛说了两句要勤加练习之类。

  镇北侯略感失望,勤加练习,他也知道的。

  谢凌云话锋一转:“不过,我倒是还有一套功夫,可以适用于马上作战。”

  镇北侯闻言,精神抖擞:“还请殿下赐教。”

  谢凌云想了一想,沉吟道:“过两日,待我仔细研究一下,中间有不妥当的地方,还需要再酌情修改。”

  “好。”镇北侯忙道,“有劳太子妃了。”

  谢凌云只点一点头,她记得当年天辰派有个师兄是带艺上山,他出自武将世家,不想丢掉自己的家传武艺,就常常在学会了师父所授的武功后,在练武场练习自己的家传本事,其中不乏马上功夫。她看得多了,也学了个大概。

  很明显,她上辈子的武将比这辈子的武将厉害。或许那个师兄的本事在这里也派的上用场。

  想到这里,她觉得她有点对不住那个师兄,毕竟是他家传的本事,而她又不能征求他的同意。不过,转念一想,那位师兄家里世代忠良,无不以保家卫国忠君爱民为己任。她教给军中将士,虽然守的是大齐,但卫的也是百姓。

  师兄生性豁达,肯定会理解支持的。

  镇北侯正同太子妃介绍着军中情况,听说花里该要进行谈判。他的神情立刻严肃起来:“殿下稍待,下官有些事情要处理。”

  谢凌云只点一点头:“侯爷请便。”

  镇北侯同纪恒商量过后,决定与花里该在一里镇外的半月桥边谈判。他们有莫勒王子在手,底气充足,但还是带了不少人手,且大军就驻扎在一里镇。镇北侯不想出一点意外。

  到了约定的时间,高将军、崔先生带着不少士兵代表大齐出现在半月桥。

  夷狄前来谈判的是花里该本人,他原本想着即使对方王子不出面,镇北侯总会来吧?待看到是高将军和崔先生,花里该不免心中不安,怀疑大齐是不是根本不重视这次谈判。

  他只能问:“你们说话可作数?”

  崔先生一笑:“太子和侯爷派我等与将军商谈,我们说话,自然是作数的。”

  花里该神色不变,继续问:“那我们莫勒王子,可还安全?”

  崔先生又是一笑:“当然安全。我军向来优待俘虏。”

  “俘虏”两个字伤了花里该的心,他轻哼一声,却又不能辩驳,他们莫勒王子被抓了,可不就是俘虏么?想起大君的吩咐,他心里更不自在了。

  大君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换回王子,这不是注定了要割肉么?

  花里该道:“莫勒王子是我们最尊贵的王子,不知道大齐要怎么样才能放回王子?”

  崔先生与高将军对视一眼,这是说到正题了。崔先生笑笑:“我们大齐太子殿下很欣赏莫勒王子,本想留王子多待几日,不过看来花里该将军不大乐意啊。要接回王子,原也不难,只需满足几个条件就行。”

  “什么条件?”一听到“几个条件”,花里该的眼皮不由地跳了一跳,不止一个么?还有好几个条件?

  崔先生按照先前所商量的,将几个条件一一说来。

  “第一、撤兵投降。第二、自此北迁五百里。第三、夷狄人不得进犯中原……”

  花里该将军认真听着,有点不敢相信:“不用牛羊么?”

  他们草原的规矩,捉了人,对方须得拿牛羊来赎。俘虏身份越贵重,所需的牛羊越多。这回被抓的可是他们莫勒王子,大齐竟然不要任何牛羊么?

  不过,大齐要求的也不少。像什么投降,北迁,上贡……

  投降的话,战败了是该投降,这点没毛病。北迁,他们逐水草而居,不比中原人安土重迁。北迁对他们也不难。就是上贡,有点难度……

  偏生对方又不要牛羊……

  谈判这种事情,肯定是能商量的。更何况,他们王子又在对方手上,不能不就范。

  这次谈判并未进行太长时间,花里该将军原就长于军事,短于政治,口才上比不得崔先生,他又顾着王子的安危,只能含糊告诉崔先生等人,他需要修书一封禀报大君。

  这等事,他自己是做不得主的。

  崔先生与高将军对视一眼,点了点头。

  大君翻来覆去认真看了花里该将军的信,觉得尚能接受,就命人告诉花里该将军:“可以接受。”

  花里该得了准信,立马回复大齐,愿意接受。

  而那边莫勒王子被俘后,还在思索着能不能想法子逃出去。他努力了好几日,也没能成功,竟然又听说花里该早就递了降书,还答应了大齐的条件。

  莫勒王子叹一口气,也不知花里该是为了他还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但事已至此,他也没法子,是不是?

  腊月初八,天气尚好,大齐的军营里做了应景的“腊八粥”。

  就在这一日,莫勒王子重获了自由。大齐与夷狄签订了六条合约。因为在一里镇外的一里亭签订,后又称作一里之盟。

  莫勒王子同花里该将军率众撤兵回还。这些日子的经历对他而言,就像是一个梦一般。——但是,绝对是噩梦。

  谢凌云埋头钻研了好几日,又自己练习了好几日,才给镇北侯、高将军一众将领演示。

  这是她结合那位师兄的家传本事以及自己亲眼所见的夷狄军队而改出来的。她刚一演示,镇北侯等人就啧啧称赞,称这是制敌妙招。

  谢凌云停下动作后,轻轻叹一口气,心想,其实还是大齐与夷狄交战次数不多。若真是常常厮杀对敌,大齐人聪明,只要肯钻研,自己肯定也能研究出制敌招数来。

  ——当然,战事殃及百姓,还是越少越好。大齐的士兵如果真厉害了,纵然夷狄骁勇善战,大齐也不怕的。

  所以说,还得要自己的军队本事强。

  原本战事结束,谢凌云该同纪恒一道班师回朝的。只是她要教导边关将士功夫,就只能留下来。

  纪恒对此无异议,他修书一封给父亲,讲明情况,愿意等她数日,一道返回。

  当初莫勒王子被捉,纪恒的第一封奏折已经八百里加急送回了京城。

  皇帝听说活捉莫勒王子,龙颜大悦,将奏折当众念了出来。

  朝堂上的大臣,待听到“太子妃生擒莫勒”时,无不瞠目结舌,以为自己听错了。

  皇帝也愣了一愣,谁?太子妃生擒莫勒?

  阿芸有这个本事,他并不吃惊,而且他知道阿芸私自离京去了边关。他吃惊的是,纪恒竟然把这给写进了奏折里。而他就这么念了出来。

  太子妃离京后,他这个做父皇的,辛辛苦苦瞒着,只说太子妃心怀社稷,顾念太子安慰,在宫中设了小佛堂祈福,不见任何外客。

  这俩人倒好,做都做了,竟然还直接写进了奏折里。——当然,也许这不怪他们。可能他们先前没想到他会当众念出来。

  还能怎么样呢?念都念出来了,只能替他们兜着了。

  皇帝面色不改,扫了一眼殿下的臣子,沉声道:“众卿有所不知,太子妃谢氏于祈福之际,有幸梦到九天玄女娘娘。娘娘看其心诚,遂传她十八般武艺,要她卫我大齐,匡扶东宫,并告诉他,东宫可能有难……”

  殿下的大臣们一个个目瞪口呆,明知道皇帝说的八成不是真的,可也无一人敢出声反驳。

  在皇帝的口中,这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太子妃谢氏梦中得神仙传授武艺,又知道太子有难,就不远千里赶去边关,生擒莫勒,相助太子……

  真是太子之幸,大齐之幸啊。

  虽然有人心里也想过种种不妥之处,但是一则生擒敌国王子这样的功勋实在吓人,二则皇帝的态度非常明确,没人傻乎乎地去说一些皇上不想听的话。

  皇帝慨叹良久,夸太子妃是巾帼女杰,远胜须眉浊物。

  朝堂中的大臣们谁又敢说半个不字,只能附和“太子妃巾帼女杰,是大齐之幸。”

  ——不过,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不是吗?前朝几乎覆灭于夷狄之手,今朝百十年不曾与夷狄交战。而太子妃一介女流,竟能生擒敌国王子,称一声巾帼女杰,并不过分。

  皇帝又扫视了诸位大臣一眼,暗暗满意,又开口道:“传朕旨意,太子妃谢氏此番立下大功,赏黄金万两。”

  想了一想,他又下一道旨意,封赏谢芸的父母。

  连下两道旨意,连皇帝自己都佩服自己的胸襟。阿芸私自出宫,他还这般护着他们。当然,阿芸的确也争气。

  又几日,夷狄的降书便递了过来。一里之盟的内容也摆放在了皇帝面前。

  皇帝心里激动,差点掉下泪来。他之前从没想过,他在位期间,大齐可以战胜夷狄。他盯着降书,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降书的内容他几乎都能背下来。

  至于一里之盟,更是教他惊喜。

  在皇帝看来,对他,对大齐,这场战争胜利的意义,远胜过其带来的表面后果。这是大齐对敌的胜利,是扬眉吐气,将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皇帝高兴的后果,就是在朝堂上,又将太子以及太子妃好好夸赞了一番。——皇帝夸赞太子,群臣已经习惯,但是这般夸太子妃,还挺少见的。

  不少稍微古板些的大臣,对皇帝如此推崇一个女子心里不大认同。但是他们又不能公然反驳,毕竟太子妃生擒莫勒,直接导致了夷狄的投降。这功勋,不是一句“首功”就能形容的。

  而忠靖侯府谢律夫妇最初忐忑不安,担忧不已,皇帝的赏赐都没能教他们开心起来。尤其是薛氏,唯恐影响阿芸的名声,担心阿芸会因此被人口诛笔伐。

  历来后妃要守妇德,更不能参与政事。阿芸做了男子所不能做的事情,她担心会有人以此做筏子,对付阿芸。

  后来或许是皇帝的态度太过明确,坚定不移地支持阿芸,其余人等无人敢造次,薛氏才勉强放了心。

  她心里不住地感叹,阿芸也真是,这孩子真不听话,哪有一个女子,巴巴地跑到边关去的?那是什么地方?军营里都是什么人?太子宠着她,皇帝竟也纵着她。

  还好她是立了大功,别人不敢置喙。薛氏想想,后怕不已。

  不成想,她的小儿子谢怀让却道:“娘,孩儿长大了,也要向姐姐那样。”

  “哪样?”

  “杀敌人,护百姓。”谢怀让回答,多威风。现下外面都传遍了,到处都说他姐姐是九天玄女的徒弟,是神仙下凡,就是来守护大齐的。姐姐教过他一点功夫,他岂不是也算是神仙的徒孙?

  那他将来肯定也能做威风凛凛大将军。姐姐抓王子,他将来要努力抓个大君。

  薛氏唬了一跳,嗔道:“你还小呢,说这些太早了。”

  她虽然这样说,可心里确实是有些不安。让儿年纪不大,力气却不小。于读书一道,虽然不算笨,但也不及谢怀礼聪明。莫非真是要走学武的路子?

  还是算了吧,老老实实读书多好。

  她想,好在孩子还小,以后还能慢慢教。怀让可以学点武艺,但是他将来绝不能做武将。

  京城里的种种说法,谢凌云并不清楚。她在边关教将士功夫,耐心负责。

  她教导武艺时,话也不多,但因为有真才实学,军中人人敬服,不因她是女子而轻视,也不因她是太子妃而过分谄媚。

  大家都知道太子妃是要回京的,认真学习,不敢有丝毫怠慢。


  (https://www.23hh.com/book/81/81886/469551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