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抗战之杀出个黎明 > 第七十四章 如何抉择

第七十四章 如何抉择


  “坐下,你如今都是军团长了,整日喊打喊杀,成何体统!”茅主席对张慕癞的态度很满意,但必要的敲打还是要有的。

  “咱们这是意见出现分歧,都是人民内部矛盾,不要上升到敌我对立面上去。你只要好好掌握住队伍,不要掺和这些政治斗争。”

  “是!我明白,‘枪杆子里出政权’,我听您的!”

  短暂的谈话还没来得及过多地深入,就被通讯员送来的消息打断了。这是刘城、聂真的先遣部队发来侦察报告,茅主席看了之后对张慕癞说道:“你也别回去了,我马上召集军团长参加的前敌会议,咱们该出发了!”

  从礼州往北5公里,即是礼州镇田坝村。茅主席、朱老总住在田坝村边家大院,周副主席住在礼州镇西禅寺里。因为是临时会议,时间比较紧迫,茅主席抬眼看了看,相中了不远处的一处房屋-边家祠堂。

  边家祠堂占地面积很大,院子里有一片茂密的石榴树。有些清冷,但干净整洁。拾阶而上,是两间厢房和一间正房。祠堂很简陋,没有过多的摆设。当中央领导人和各军团主要负责人到齐之后,茅主席拿出了刘城、聂真率领的先遣团报告。这是两人根据侦察到的情况,发回改道北上的建议。

  皎平渡江后,红军只是在会理作了短暂休整,然后又一路北上,一直到了礼州,终于停了下来,为迅速突围大渡河作进一步的部署。因为过了大渡河,就是川西北,就可以实现自遵义会议后作出的创立川西北苏区的战略部署。

  然而蒋委员长却见不得红匪如此猖狂,早早就已在大渡河摆开阵势。中央军放言,要让红匪如同当年石达开部队一样,覆灭于此。红军不得不谨慎而迅速地作出部署——如何突围大渡河。

  但是具体走哪一条路?在哪里渡过大渡河?中央红军还没有明确而具体的部署。从礼州再往上20公里,就是泸沽,从泸沽有两条路可走,一条经登相营、越西至大树堡,由此渡河,对岸即是富林,这是一条商贸古道,也是通往川省雅安、锦官城的大道。另一条路是过冕宁、大桥、拖乌,穿彝区,翻拖乌山至安顺场,这是一条崎岖小路。

  这两条路都各有利弊。阳关大道虽然好走,敌人早已调动庞大的中央军部队,重兵镇守,只盼着红匪一头撞进来,碰个头破血流。小路并无中央军部署,但是道路崎岖难行,何况彝族地区状况复杂,部族武装和地方军阀的兵力也已经布防到位。

  蒋委员长为防止中央红军与红4方面军会合,电令川军刘厢部加派兵力务必阻止张国涛部红匪南下接应北上之红匪主力,同时命令中央军薛岳部迅速渡金沙江北上,从背后压迫红军。令川军杨森部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妄图利用大渡河的险峻,形成四面合围之势,使中央红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

  在积极围剿红匪正规部队的同时,蒋委员长并没有忘记活跃在国统区的广大华共地下党。指派手下复兴社干将戴雨浓一方面着手暗杀华共重要人员,另一方面大肆搜捕国统区地下党。

  整个西昌地区的地下党组织由于对敌经验不足,被复兴社嗅出踪迹,遭受重大打击。很多地下党包括地委书记、交通员等重要人物被捕就义,同川省省委的联系中断,未被捕的地下党员都被迫疏散回原籍活动。

  按照5月20日中革军委作出的原定计划,中央红军首选大道,即从大树堡至富林一线渡过大渡河,并且已经派出了以刘城为司令员、聂真为政委的北上先遣部队进行侦察探路。

  就在先遣团前出侦察的时候,礼州、冕宁的地下党听说中央红军主力北上路过这里,礼州地下党派出刘延凯、冕宁地下党派出李祥云先后找到红军,为红军介绍了当地的民情、敌情。

  在泸沽一带,李祥云与红军先遣侦察组取得联系,及时将当地的敌情、社情、泸沽到大渡河的路线以及地下党等有关情况向红军作了详细汇报。李祥云熟悉冕宁,更与彝族头人关系良好,对于走冕宁过彝区这条道路特别作了介绍。

  刘城、聂真得知李祥云等地下党同志的情报后,立即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敌人已经判断到红军将走泸沽至富林大道,把富林作为防守重点。红军若走富林渡河,正好遭遇敌人主力,不易成功,更容易被迫陷入与石达开同样处境,或许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而二人火速向军委提出改变行军路线,走冕宁到安顺场这条小路的建议。

  “侦察情况就是这些,大家议一议,究竟该如何决断。”茅主席浓重的湘省口音很重,好在张慕癞和他相处日久,倒也听的明白。

  “我觉得敌情已经很明了,我们不能再和敌人硬碰硬的厮杀,犯第五次反围剿的错误,还是避实就虚,走小路好。虽然道路崎岖难行,可咱们红军战士什么险峻路途没有走过。”率先说话的依然是朱老总。

  “我也完全赞成朱老总的意见,比起与中央军磕的头破血流,我更愿意走路嘛!”周副主席副主席说话一如既往地风趣幽默。

  “要是咱们之前少绕一些圈子,少走一些弯路,早就渡过大渡河了,何至于落到这个地步!”红1军团的林总小声嘀咕道。

  “林指挥,别乱说话。这件事中央已经定了调子,你想和中央唱反调不成?”红3军团长彭总赶紧劝阻他。心下却是暗暗琢磨,之前在会理弄出那么一出,事情没过去几天,好不容易风平浪静,你又旧事重提,是怕大家忘了么?

  林总提了一句,看着众人看向自己的眼色不对,彭总又惊又怒,那个新近冒头的张慕癞更是杀气腾腾,也自觉失言犯了众怒,便不再说话,低着头不看大家脸色,老老实实当起了听众。

  其他与会的中央领导和5、9军团长均赞成刘、聂建议,茅主席看张慕癞兀自瞪着低头不语的林总,神色不善,怕他在会议上闹出乱子,不由得开口问道:“8军团张慕癞总指挥,你部独立作战期间屡次战胜敌军,获取不少对敌经验,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张慕癞其实也是故意做出这种神色,一方面给林一个警告,别总想着把主席拉下去,你这么想了一辈子也没成功。老子早点打消你的念头是为你好,免得将来摔折了三叉骨,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另一方面,熟知共众党历史的他知道倘若不出意外,林总也是茅主席一直以来的心腹爱将,茅主席的度量不会因他在会理的小动作而记恨他,只会把注意力放在林总身后的人。一山不容二虎,自己要让首长觉得张慕癞是铁杆支持我的人,同时也给林上上眼药,有对比才有鉴别嘛!

  见茅主席问向自己,张慕癞方才收回瞪向林总的目光。林总这才觉得压力大减,暗道这小子的目光怎的有如形质,像刀架在脖子上的感觉呢?老子和你有这么大的仇么?我还不是为了红军好?自觉委屈,但也下定决心今后没事儿绝不撩骚这小子。

  “我同意刘、聂二位的判断。我只是运气好,才打了几次胜仗,其实论带兵打仗,无论是时间还是经验,我都不如在座的各位。不过有一点我觉得是对的,那就是出其不意。敌人越是不注意、想不到的,我们做起来危险就越小,成功的把握也就越大些。

  只是兵贵神速,我们8军团的骑兵团之前一直在外地作战,没有赶上先遣侦察的任务。现在敌情复杂、形势紧迫,我建议把骑兵团派出,发挥速度优势,更好地前出大渡河,为中央红军扫平障碍和隐患。如果军委同意这个建议,我将亲自带队,为中央纵队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更安全的路线,请诸位首长予以考虑。”

  张慕癞也是琢磨了很久,才主动请战的。最近回来,主席的境况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改善,掣肘太多。据说连主席的夫人前一段时间都身受17处伤,这帮家伙是怎么保护她的?回头一定要好好看看她去,力争处好关系。

  自己这方面越强大,主席的地位就越稳固。但没有战功便没有资历,没有资历便没有话语权,还是年纪太轻啊!

  听了张慕癞的话,在座的领导都纷纷点头,毕竟都是行伍之人,基本的军事常识还是懂得的。身处险境,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

  先前在过四道封锁线时就是因为老牛般的速度才吃了大亏,如今有这个实力超群的骑兵团,完全可以为中央纵队获取更充裕的反应时间。只是这毕竟是主席的心头肉,上一次阴了张慕癞一把,主席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不舒服。这次就别再随便指使,怕他又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https://www.23hh.com/book/82/82091/428765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