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妙龄仵作 > 106.第106章 细思极恐

106.第106章 细思极恐


  天色渐晚,晚膳以后,众人便各自回到了屋中。谭馥雅褪去外衣,正想早些休息,外头便传来了几声敲门声。

  “叩叩——”

  一阵轻响,她微微蹙眉,有些纳闷,谁这时辰还有事儿找自己?抖了抖手里的外衣,又重新穿上,这才向着屋门走去。

  双手拉开了屋门,只见姜凉站在外面。姜凉见屋门打开,转身向着她憨憨一笑,抱拳一礼,这才道:“宋姑娘,我家公子在小院等你,有事与你商讨。”

  “嗯?”谭馥雅微微蹙眉,神情疑惑,狄承旭这时候找自己做什么。见姜凉笑容满面的站那儿,谭馥雅也没多问,跨出了门槛后,转身合上了屋门,便随姜凉过去了。

  小院里,一棵高过了墙院的大树下,狄承旭坐在石桌后。因为前些天沈蒙在这里摆过晚宴,四周还挂着灯笼,把小院照得通亮。

  十一月的天,微微凉。狄承旭披着件与衣裳相称的墨色披风坐在那里。桌上放着一摞书籍、一盏油灯,还有一个正小火慢煮的茶煲,茶煲飘着一缕白烟,茶香四溢。谭馥雅走到他面前落坐,因为在煮茶,四周暖和了许多。

  狄承旭放下手上举着的县志,抬眼看向坐在对面的谭馥雅,轻声问,“这时候把你叫出来,是不是打扰你休息了。”

  谭馥雅缓缓的眨了眨眼,神情有些懵愣,总觉狄承旭是有话要问。

  良久,狄承旭并未开口,谭馥雅这才应了句,“也没这么早歇息。”

  狄承旭拿过备再一旁的两个茶杯,起身走到茶煲旁。他一手拿着长勺为谭馥雅斟茶。冒着白烟的茶由长勺注入杯中,谭馥雅看着狄承旭的一举一动有些入神。透着微光的黑夜,他举止优雅,一席黑色的锦衣与四周的寂静融为了一体。

  狄承旭一手拉着宽大的衣袖,一手将茶杯端到谭馥雅面前,又转而继续舀着茶煲内的茶水,只听他温声道:“这县志,我看了不下三遍,有些地方,或许你有不同的看法。”

  谭馥雅双手捧过温热的茶杯,享受的闭上双眸轻抿了一口茶水,像是松了口气。小院只有他们二人,刚刚带自己过来的姜凉也不知去了哪儿,不见踪影,如今有事可做,总比二人独处,干坐着来的强。

  一阵冷风,谭馥雅喝着热茶暖身,放下手中的茶杯,轻声说:“这回只怕你找错人了,我不但不了解天元,更不懂你们的历史。”

  狄承旭莞尔一笑,转身回到石凳前坐下。他伸手将面前的几本县志推到谭馥雅面前,“来都来了,何不看看呢?”

  谭馥雅抿了抿唇上的茶香。这个狄承旭,性子冰冰凉凉,看着像块儿捂不化的寒冰,可笑的时候就好似暖阳,平易近人

  “你就这么看得起我?”谭馥雅一手搭在县志上,向着他眉梢一挑。

  狄承旭面带微笑的点了点头,伸手指了下那县志,请她去翻阅。

  谭馥雅笑了一下,伸手拿过一本县志,带着几分得意的道:“既然如此,看在鹿三爷亲自斟茶,态度诚恳的份上,本姑娘就勉为其难的帮你看看。”

  狄承旭闻言低声一笑,附和着,“有劳宋姑娘了。”

  说笑归说笑,谭馥雅翻开了那本泛黄的县志。因为年份久远,县志的纸页不仅枯黄,摸着还很脆,似乎只要稍稍用力,就能戳出一个窟窿。

  县志记载的大多都是县城内的大事,一本县志就能记载下几年的内容。谭馥雅只能顺着狄承旭折出的标记去翻阅,只见上面有这样的一段记载:金圣五百六十一年,四月春。幽州巴陵县天降行星,钦天监监正,史文涛有本上奏,言天降灾星于巴陵,天主李氏为王。史文涛上奏第二日,落于巴陵县郊外的行星上便显现出了,“金圣亡矣李氏为王”八个大字。吾皇震怒,下令杀光巴陵所有李氏一族,巴陵县共达九百三十七名李氏遇害,朝中有二十八位李氏重臣被革职发配。一时间朝局动荡,百姓怨声载道。

  谭馥雅看着书上的内容微微皱眉,又拿过了下一本县志,直接翻到了狄承旭折好的地方:金圣五百六十四年,六月夏。朝局动荡,百姓难安,吾皇退位,东宫太子继皇帝位。新皇继位,大赦天下,发下文书,称李氏为王属无稽之谈,召回发配在外的李氏官员十七名,拨万两黄金安抚蒙冤百姓,平民怨。

  金圣第五百八十五年,十月秋。金圣国镇西大将军鲁敬答在巴陵起兵,联合外族番邦篡取金圣六城,吾皇大怒,派兵围剿。

  金圣第五百八十七年,四月春。鲁敬答在河山一役中落败,身负重伤,带兵返回巴陵县养伤。次日夜,鲁敬答被副将杀害,头颅高挂在军营外的大树之上。叛军一夜之间被朝廷围剿于巴陵县的山坳内,死伤不计其数。

  谭馥雅不语,顺手去摸下一本县志。却只摸到了冰冷的石桌。

  “没有了。”狄承旭一边整理被她翻乱的县志,轻声说着。

  谭馥雅将手里的县志还他,这里的县志共记巴陵二十六年里发生的大事。从天降灾星,皇帝受到威胁屠杀李氏一族,到新皇登基时隔不满三年,二十三年后鲁敬答举兵谋反。这有何关联?

  谭馥雅拿过茶杯轻抿了一口热茶,既然狄承旭将这些给自己看,自然有他的理由,不禁纳闷的看向他问,“鲁敬答跟屠杀李氏一事有关?”

  狄承旭将桌上的县志又整理好摞在一旁,看向她回答道:“应该是,前些日子我让魏同夫妇二人遍访巴陵一带的百姓,有些人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这里,他们所说的与县志记载的倒是没有太大出路。不过有些百姓倒是提到了鲁敬答身边那德才兼备的军师及麾下的几员虎将,都姓李。”

  “这么说来,鲁敬答起兵是为李氏复仇?”谭馥雅问。

  狄承旭思索了一下,倒也没有否认,“根据县志记载,最初因‘李氏为王’这一说法,金圣国革职发配二十八名官员,之后新皇登基,却只召回了十七名。李氏对金圣国有恨,效忠鲁敬答也是情理之中。”

  谭馥雅眉头紧锁,百思不得其解的看着他问,“这事儿跟我们现在查的死而复生有何关联?”

  狄承旭见谭馥雅没反应上来,笑了笑,“行军打仗,不仅要钱要粮。还要有能与数十万人抗衡的武器,我怀疑这金沙城里,有当年鲁敬答藏起来□□,有人正借着恶鬼回魂一事将那些东西占为己有。”

  谭馥雅不语,钝了几秒,而后钦佩的拿过茶煲里的长勺为狄承旭倒了杯茶。

  但,细思极恐。谭馥雅握着长勺的手顿了一下。她抬头看向对面的狄承旭,见他亦是看着自己,有些不大确定的凑过身子,低声问,“倘若真如你所说,假设此事和誉王有关的话,誉王要这些东西,岂不是……”她欲言又止,扭头看了看四周,见四下无人,又向着他继续问,“岂不是跟当年的鲁敬答一样?”最后那起兵谋反四个字谭馥雅始终没问出口,如果不是,要□□做什么?

  狄承旭见谭馥雅凑在自己面前,神情有些紧张的样子,清浅一笑,神态自若的点点头,并未出声。

  谭馥雅得到狄承旭的答案瞬间瞪目结舌,本就冰凉的身子变得有些僵硬。倘若真是这样,那岂不是涉入谋逆案?好比一把剑在脑袋上悬着,一不小心,可能就是要命的事。

  “狄承旭,你难道不害怕?”谭馥雅盯着狄承旭问。比起自己,他倒是显得十分镇定,竟然还在喝茶。

  狄承旭放下手中的杯子,低头看着她解释道:“你方才也说,假设而已。此事或许跟誉王没有关系,毕竟誉王的确在尽心尽力的维护这座城池。他应该也不希望自己一手建立的地方毁于一旦。”话落,他向着谭馥雅嘴角一扬,轻声保证道:“我也是有备而来,定能护你周全。”

  谭馥雅不语,他后面的话说的很轻,轻到有一种温柔的假象。

  四目相对,狄承旭见谭馥雅看着自己的目光变了,拿过茶杯轻抿了口茶水。

  凑在他面前的谭馥雅坐正了身子,不知为何,竟因为他的一句话,心有些慌。她不禁的一手放在心口,十分纳闷。

  “狄承旭。”谭馥雅轻唤着他的名字,却没有抬头看他。

  “嗯?”狄承旭转而看向她。见她一手放在心口低着头的模样,轻轻扇动眼睫,等她说话。

  谭馥雅久久没有说话。她一手搭在心口,暗暗骂着自己不争气,竟然有些紧张?

  “何事?”狄承旭见谭馥雅神情复杂,又低着头不说话,不解的微微蹙眉。


  (https://www.23hh.com/book/92/92005/533373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