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大明极品赘婿 > 第二十四章:制盐?

第二十四章:制盐?


  
“那也不……成……”
王谊刚一听到布行和作坊的时候,语气顿时歇了下去,他当然不希望祖传的产业,被自己贱卖了。
可她一个女子,还是刚成婚,甚至说是没有成婚也没得问题,毕竟赵晨是和母鸡拜堂的。
没拜过堂的她,让她去经营一家青楼,这让她如何能做的道。
“嗯,如果实在不愿意的话,那也不是不行,咱在走走,看看有没有其他的好办法吧……”
赵晨看出了王谊的犹豫,他也听小舞说过,什么是真正的大家闺秀,什么是千金小姐,类如王谊这样的,让她经营青楼,确实是难为她了。
微微点头,王谊陪着赵晨在大街上继续闲逛着。
只是逛着逛着,赵晨脑海中开青楼的想法,越发严重,树大根深,有了尾大不掉之势。
从清晨,一直逛到晌午,直到王谊的肚子咕咕叫时,二人这才停下步伐,找了家面馆,花了一文钱,两碗阳春面。
...  ...
回到王家,面对那残垣断壁,王谊又是悲伤涌上心头,鼻尖一酸,两行清泪忍不住下滑。
脑海中满是回忆,那个时候,她还是个半大娃娃,家境殷实,身边有丫鬟陪着,院子里有家丁护院守卫。
她可以在家中随意玩耍,无忧无虑。
而那个时候的大宅,确实要比赵晨进入王家时的大宅,富丽堂皇的多。
愣了愣,赵晨虽是也对老太公的死,心情不畅,但毕竟感情还没有深到那个程度,甚至他和老太公认识的时间,前后不足一个月的功夫。
见到王谊站在门内哭泣,赵晨迈着步子,缓缓上前,站在王谊的身后伸了伸手,想要去抱她,安慰她。
可不知为何,顿挫之间,赵晨还是把手收了回来。
“如果不做青楼的话,那就要在布行上下功夫,我看账本上写的,布行一个月的出货量,也就三十两利润的样子,大约要出货二百七十两以上,才有三十两利润。”
“所以我们要在家里最后一笔钱花出去之前,把布行的流水做到两千七百两,才能有效的补充作坊那边的窟窿。”
赵晨一想到两千七百两这个数字,只感觉头好大。
他和王谊,一人吃一碗阳春面,两碗阳春面,才一文钱的消费,怕是把整个西安府的百姓都拉去买布,也很难将流水做到两千七百两的数额。
莫说是对百姓不可见闻的数字,就是许多大富之家,达官显贵,也少有能拿出三千两现银的大佬。
毕竟,大明律中写着,贪污六十两者,极刑!
有人会问,六十两很多吗?在这个物价低廉的中世纪,六十两,足够一个百口家族,吃喝两年之久。
王谊道:“两千七百两,那是一年的流水,而且还要是冬季的时候,百姓都要添衣服,补衣服,才能高一些。”
“想要一个月做到这个流水,根本没有可能,就算你有办法,布行也没有那么多的存布……”
一匹布,价格不过三钱银子,好点的布价格也不过五钱银子,民间的上等丝绸,也才一两银子。
可士农工商,只有士子和农民有权力穿丝绸,有钱穿丝绸的,不允许穿,没钱穿丝绸的农民,虽然可以穿,但他没钱啊。
至于士子,有能力的士子,谁在西安府待着,早跑去应天府等着科举了。
“一匹布的利润是三十到五十文钱,六万八千匹布……”
赵晨揉了揉脑袋,一屁股坐在废墟中,如果不是王谊已经很伤心了,赵晨都想撒泼打滚了。
太难了。
活着,太难了。
“赵晨……你说,你说的青楼,真的能赚钱吗?”
王谊吞吞吐吐的看着赵晨询问道。
一回到家,看着这四周的残垣断壁,心中百般不是滋味,本就备受打击,又背负着随时可能丢掉祖传产业的压力。
至于说不签那份对赌协议。
只怕赵申奇也不会离开,搞不好当时就要将作坊和布行变卖给他,以退还分销商的货款,偿还供货商的货款。
“一本万利的买卖,赚钱是肯定的,我看那条街上的青楼,都很冷清,应该是经营有很大问题,而且他们这种直接扑上来的方法也不对。”
“只要经营的好,一个月赚上几百两银子,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
赵晨对于青楼这个产业,那是非常看好。
青楼可不单单只是卖肉的,赵晨完全可以打造花魁,让花魁出演,给自己赚取大额收益。
至于把一个人从寂寂无名,堆上花魁,办法不要太多,赵晨前世投资的经纪公司,可是亲眼看过,那些人是如何,一步步把一个新人,短短两年间捧红,火遍大江南北。
成为炙手可热的艺人。
赵晨也不需要把他们捧红,火遍大江南北,只要在西安府有足够的名气,那也就足够了。
“几百两银子?真的那么赚钱吗?”
王谊神色凝重,一个月几百两银子,这份收入确实是非常吓人了,迄今为止,还没听说过什么民间产业,能做到一个月几百两银子的。
“我会的多了,你要是同意的话,我看那边有家青楼经营不善,要倒闭了,还在兜卖,咱去把那家店盘下来。”
“细心经营着,一个月的时间,完全可以做到。”
赵晨笃定道。
他看见的那家兜售青楼,就在那条街的最北边,从南城门方向过来的,她家最远,从北城门过来,她家最近。
而照比东西两门的方向,距离上,北边的是要比最南边的近许多。
低端绝对一流,就是不知道,为什么会经营不善。
“你还有其他的办法赚钱?”
王谊心头一紧,赵晨说他会的很多,如果真的有其他办法,那她万万是不愿意开青楼的。
苦笑一声,赵晨道:“对啊,我还会制盐呢,而且是细盐,市面上,不对,就是皇宫里的皇帝,都未必见到过那种细盐。”
“比市面上的粗盐,要好无数倍。”
制盐确实是赚钱,甚至是暴利,什么狗屁的青楼,作坊,布匹,跟盐比起来,孙子都算不上。
但盐这种东西,赵晨不学历史的都知道,民间平头百姓,那是谁碰谁死,轻则自己被砍头,重则三族遭殃的比比皆是。
和朝廷,和皇帝争利润,那不是嫌身材高了,想去掉一节?


  (https://www.23hh.com/book/93465/93465009/52074484.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