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张四姐大闹温阳县 > 第八十七回

第八十七回


  宋仁宗归天留密旨

  耶律良出宫遇仙女

  却说自从出现了“南阳里温家庄案件”之后,温阳县村村壁壁,家家户户,都吸取了这惨痛的教训,加强了对下一代的教育,溺爱子女的人渐渐少了。特别是知县陈廉以及郑河、郑坡他们对四姐当初因天宝、天英任性撒娇而担忧的情景有了深深的理解和感悟。

  父母或亲友对某个孩子的过分溺爱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孩子自私狂傲的性格与种种不良的品质正是在这不知不觉的过分溺爱中逐渐形成的。

  嘉佑七年的冬天,文瑞还在继续攻读天书,他逐渐掌握了自身元气的周流和控制,到了嘉佑八年的元宵节前,他已能够随时恢复元神,并且增加了许多功力。他的元神出现时手中一杆方天画戟威力无穷。他可以随时调出元神带领小玉、廷芳、玲玉、玲芳四人和众仙珠在空中演习了。

  文瑞突然可以随时变作天神,真是高兴坏了廷芳、小玉、玲玉、玲芳他们。可是,崔老夫人非但不太喜欢儿子变出那陌生的样子,她更担忧儿子有了这个能耐,总有一天会和四姐一起飞上天去。

  文瑞知道了母亲的心事,他终于不顾四姐、廷芳的劝说执意抛开了天书,再不去想那元身的事。

  “既然母亲生了我崔文瑞,我就是凡间的百姓,就是崔家的后代,我是崔文瑞,我不是什么天神,也绝不是什么左金童天将!”他这样想着,慢慢静下心来,每日只是想办法孝顺母亲,哄母亲开心。

  见文瑞还是帮不上自己,四姐只好继续亲自指导廷芳、小玉、玲玉、玲芳练功。

  嘉佑八年的元宵节过后,四姐还抽出一定的时间对两个已是五岁的孩子开始了启蒙教育。她没有立即聘请塾师,而是先让玲玉、玲芳姊妹二人当天宝、天英的老师,抽一定时间教两个孩子读写《百家姓》,《千字文》,《诗三百》以及老子的《道德经》。

  孩子的行为规范由她自己教,她要求孩子们要懂得热爱劳动的意义,懂得热爱国家,热爱百姓。他要求孩子们要能够分清善恶,初步具备判断是非的能力。她想让孩子们一生文武双修,一生耕读行侠,不事科考,不羡慕功名。

  有诗为证:

  文武勤修定大纲,侠心道义寄儿郎;

  仙家希冀非科考,一片情痴茅舍乡。

  不说四姐在温阳城护国员外府忙于授徒课子,且说因为在灵霄殿上被四姐和她父皇咬耳朵私语的动作逗得笑了几笑便莫明其妙地被玉帝和众天神派遣下凡投胎做了宋真宗的儿子,做了大宋皇帝的赤脚大仙在南儋部州大宋国皇位上已是坐了整整四十二年了。因保他的天下而随后下凡的武曲星早就归天了,他的文曲星也在去年陨落了。

  股肱之臣一失,赤脚大仙这位大宋国的仁宗皇帝也就临近了归天的日子。

  张贵妃的去世,对他打击不小。虽然他力排众议,在曹皇后还建在的情况下,就加封张贵妃为“温成皇后”,给后世留下个“生死两皇后”的话柄,但总是不能排解他内心十分凄苦的思念。

  宋仁宗还没有皇子,他将杨美人召了回来,几经宠幸,杨美人也没能给他挺起大肚子。他又选了十个美女,号曰“十阁”,可这些美人却恃宠而骄,不断惹事生非,又都被他逐出宫去。

  大臣们都吵闹着要他立储,他说道:“朕的**还有怀孕的妃子呢。”

  可是,等**妃子生下来一看,却是一位美丽无比的小公主。

  仁宗无奈,只好与韩琦商定立已故的堂兄汝南郡王赵允让的儿子赵宗实为储君。赵宗实正在家中为父服丧,几经推辞,终被召进宫中。

  仁宗在清居殿认他为皇子,立他为储君,赐名“曙”。

  不久,赵曙又被封为钜鹿郡公。

  嘉佑八年的春节过后,五十四岁的宋仁宗在东京汴梁的皇宫中夜夜做一个同样的怪梦,老是梦到自己变回了赤脚大仙的模样云游于仙山圣境,云游于海外蓬莱……

  他梦到了玉帝,他梦到了那些在灵霄宝殿捉弄他的文武众仙卿。

  他知道自己可能就要归天了。

  他硬撑着上了几天朝,坚持处理了一些大宋朝的军国要事。

  在上元节的烟火和灯红酒绿中,宋仁宗终于病倒了,且病势一天比一天沉重。他也曾梦到了四姐这位侠义的天庭公主,梦到她在灵霄殿那狡黠的眼神,那伸出一个指头,又伸出一个指头的顽皮样子……

  曹皇后也曾提出请四姐来给他看看,或许仙子有办法,可被他拒绝了。他说道:“人总是要死的,皇上也是人,不可向四姐提出超越自然法则的无理要求。”仁宗皇上还告诉曹皇后说,他死后辽国内部极有可能发生叛乱,如果叛乱得逞,将会破坏宋辽已经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局面,挑起新的宋辽战争。只有请张四姐亲自出马才可以保住那昏君辽道宗的皇位。只要辽道宗不垮台,宋辽就没有大事。他命人取来文房四宝,亲自给四姐写了一道密旨,要曹皇后在自己殡天后立即派出八百里快马交给张四姐。

  曹皇后流着眼泪接过了密旨。

  病重的仁宗皇上还抓紧时间写了自己的遗诏,遗诏中命皇子曙继承帝位,封皇后曹氏为皇太后,他还诏令丧礼必须从简。

  嘉佑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大宋朝的仁宗皇帝终于病逝于汴京皇宫福宁殿。

  赤脚大仙终于归天了!

  他在灵霄宝殿向玉帝交旨,玉帝和天庭众神都异口同声夸赞他的“仁宗盛世”。他高兴地谢过大家,归入仙班。他是一个聪明而有爱心的神仙,他对四姐下凡的事一直守口如瓶。

  这天,赤脚大仙在天街上碰到了兜率宫的太上老君。老君问他道:“大仙,你回来了?交旨了?”赤脚大仙点头道:“回来了,已经交旨归位了。”老君又问道:“大仙当了四十多年的凡间帝王,你最得意的一件事是什么?”

  大仙想了想说道:“我最得意的事情是在我的治下民间出现了‘交子’,凡间的商人们出门不必再带那许多沉重的金银铜铁了。纸币的发行和运用方便了凡间货物的流通,经济的发展。”

  老君道:“不错,只是这‘交子’如丹,‘信用’如炉;人们如果没有了信用,你那‘交子’就是一堆堆废纸了,凡间就会通货膨胀。”大仙道:“天尊说的对极了,这正是我的担忧之处。”

  “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南瞻部洲凡间世界的人虽然产生着无数的欲望,但也不乏无为无私的圣人,虽然治乱反复,可那个世界总是要发展的,我们也没必要事事担忧!”老君道。

  大仙点头领悟,谢过老君去了。

  老君望着他的远去的背影,捋着自己的胡须笑了。

  且说南瞻部洲大宋国的臣民们,当他们获悉仁宗皇上驾崩的噩耗,一时感觉天昏地暗,陷入举国悲哀。

  东京、洛阳……市民们先继停市哀悼。

  焚烧纸钱的烟雾罩满了大宋所有的城市上空,以致暗无天日。

  特别是东京城“虽乞丐与小儿莫不焚纸钱而哭于大内门外。”

  就连处于四川山沟里的偏远小县城也是哭声震天,随处可见戴纸帽的哭祭者。

  温阳县亦是如斯,县衙、兵寨、护国员外府和所有商家店铺门外都挂起了白绸。文瑞、四姐、廷芳、小玉、玲玉、玲芳他们带着陈知县用起缩地法赶赴京城宣德门外与京城市民一起哭祭。

  温阳县西曲镇万千民众哭告于玉皇庙前。

  有道是:

  生前仁政得人心,逝后举国放悲声。

  仁宗的灵柩葬于永昭陵。

  后世人也和天庭众神一样称赞他治理下的大宋为“仁宗盛世。

  宋仁宗靠着自己的仁慈和宽厚稳稳当当做了四十二年的太平天子,连后来的乾隆皇帝都把他当作了自己的榜样。要不,乾隆皇帝怎会说他平生最佩服的三个帝王,除了爷爷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

  宋仁宗逝世的消息传到辽国,辽道宗耶律洪基拉着宋使的手哭着说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我要给他建一个衣冠冢,寄托哀思。”

  有《五律》为证:

  天生赤脚王,四十二年皇;

  一手飞白体,两宫生死郎;

  纳言迎唾沫,忍饿拒屠羊;

  千古仁君逝,辽人也哭丧。

  且说大宋京城里纸灰蔽日,哭声震天,四姐他们在宣德门外哭祭一番便返回温阳县来。

  四姐、文瑞、廷芳、小玉、玲玉、玲芳刚与陈知县分手返回了护国员外府,便接到曹皇后派快马送来的仁宗万岁临终密旨。

  四姐看了密旨立即取出千里宝镜,调好了视听角度,捕捉锁定了目标,令三仙珠、四仙珠和五仙珠三人日夜不停地将那辽国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太皇叔耶律重元监视起来。这千里宝镜像一只神力巨大的天眼,虽然上京离大宋河东护国员外府远隔数千里,但那契丹权奸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也看的明白,听得清楚。

  有诗为证:

  打开宝镜锁辽奸,音像高清神鬼叹;

  耶律重元君莫动,天朝已置钓鱼竿。

  那辽国番主耶律洪基号称道宗天佑皇帝,乃是契丹第八位君主,他是辽兴宗耶律宗真和仁懿皇后萧挞里的大儿子。重熙二十四年八月初四日,辽兴宗病故,耶律洪基于父皇灵柩前应诏继位,改元清宁。

  耶律洪基,这位年轻的辽国新皇是位大孝子,是一位非常看重感情的人。他因父皇去世的悲痛一时难以化解,所以不愿上朝,在大臣们的一再劝说和恳求下,他才不得不于初六日临朝听政。

  这样一位孝子,可辽国史书上却记载他是辽国的一代昏君。原因是他在位四十多年,一直沉迷酒色,身边用了许多奸臣。特别是后来的二十多年,他竟与大臣的女人缠绵,用城池和官爵和大臣赌博。重元之乱平息以后,他听信大奸臣耶律乙辛的谗言赐死了萧观音皇后,杀害了自己唯一的皇子溶。但是,他在辽国十分卖力地推行着汉族文化,一生恪守着宋辽《檀渊之盟》,与宋朝的相对和平一直维持了四十多年,也算是一位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皇帝。

  如果辽国的那个奸臣夺了他的皇位,契丹与汉族的文化冲突就会骤然升级,宋辽边境就可能重新燃起熊熊战火。这是宋仁宗在世的时侯十分担心的事情。仁宗皇帝知道那个野心勃勃且十分仇视汉族文化的辽国权奸——太皇叔兼辽国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重元一旦知道了自己驾崩的消息,一定会借机怂恿道宗出兵攻宋,道宗如果不同意,他的儿子耶律涅鲁古就有可能趁机对道宗下手。所以,仁宗皇帝临终给曹皇后讲了自己的看法,给四姐留下了一道密旨。

  仁宗皇上对辽国的内情可谓了如指掌,他还真有先见之明。

  果然不出仁宗皇上所料,当辽道宗自己也像一个宋朝人一样沉浸在宋仁宗去世的悲痛中时,那个被他自己封为太皇叔和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叔父耶律重元走进殿来却“哈哈”大笑。

  “太皇叔何故发笑?”辽道宗不解道。

  “叔父笑你不知有天赐良机,却在这里莫明其妙地无故悲哀。”剑眉黄须,头戴插着四根雉尾的鎏金闹狮战盔,一身锁满金片的驼皮铠甲之外罩着一件黄色锦缎战袍脚穿一双牛皮战靴的耶律重元说道。

  “有什么天赐良机?太皇叔快快讲来!”头戴契丹赤金皇冠却穿了一件汉族皇帝龙袍扎了一条汉族皇帝玉带的辽道宗抹了抹眼泪问道。

  “宋仁宗刚刚死去,大宋朝举国悲哀,可谓是文官昏昏,战将噩噩,百姓无力,军心涣散,更加以大宋新皇赵曙与曹太后两宫不和,关系紧张,岂不是我们一举荡平宋朝的天赐良机吗?请皇上立即下旨,太皇叔愿意统领我大辽数十万虎狼之师立即南下灭掉大宋。”耶律重元气势逼人地说道。

  “哈哈哈……”辽道宗突然破涕为笑,笑了几声他又说道:“太皇叔快别说了,你这不是趁人之危吗?”

  “皇上,机不可失呀!”耶律重元道。

  “不会的,不会的,我不会与大宋翻脸的。我们一年得大宋那么多好处,难道还不够吗?”辽道宗说道。

  耶律重元见无法说服这个昏君,就只好先退出来,他计划回大元帅府和自己的儿子耶律涅鲁古商量。

  耶律涅鲁古先被辽道宗加封为楚王,后来又重用为知南院枢密院使事,掌管大辽汉人州县的户籍钱粮军马之政,实权在南院枢密使之上,被人称为“南院大王”。耶律涅鲁古生的剑眉圆睛满脸横肉,是一个残毒狡诈而时刻觊觎大辽皇位的野心家。他不满父亲耶律重元一次次失去夺得皇位的机会,他曾于清宁七年要求父帅耶律重元装病,妄图借道宗来探视的机会谋害道宗,可由于他父帅的犹豫不决没有得逞。今天,他听了他父帅的话,就抓住机会,一股劲地唆使他的父帅耶律重元马上动手除掉这个昏君,夺取皇位。

  “父帅,我们契丹要想夺取南朝天下,只有早日除掉这个昏君。”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待宋朝新皇羽翼丰满,局势稳定,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他哪里像我们契丹的狼主,倒像是一个南朝的儿皇帝!”耶律涅鲁古滔滔不绝。

  耶律重元终于被他说动了心。

  “先不要妄动,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杀掉他得找机会。”耶律重元说道。

  “父帅,我看今年太子山秋猎时就是个绝好的机会!”耶律涅鲁古说道。

  “看看再说吧,你先着手准备着!”耶律重元道。

  他们父子二人的密谋,被大宋护国员外府的三位仙珠听了个清楚,看了个明白,三位仙珠立即报告了四姐。

  四姐道:“继续监视!”

  三位仙珠领令,守着那面用上古女娲补天之石炼就的千里宝镜时刻不敢懈怠。有《西江月》为证:

  宝镜轻轻摆就,光华闪闪生成。

  负山抱海上京城,耶律重元锁定。

  儿子不如老子,魔头更甚妖精。

  密谋造反动刀兵,太子山中血迸。

  “南院大王”耶律涅鲁古开始了他的弑君准备。

  他找借口亲自住进南院军马营大帐,先后联络了陈国王陈六、通知北院枢密使事萧胡睹、林牙涅次薄古、统军使萧迭理得、驸马都尉参及弟术者等人以及文班太保奚叔、馁臧提点乌骨、护卫左太保敌不古、按答、副宫使韩家奴、宝神奴等数十人,许以事成后的高官厚禄。耶律涅鲁古要他们在道宗出京秋猎的日子里和他一起带部下亲兵杀进太子山行宫,一举杀死那昏庸无能的道宗皇帝和皇后萧观音。

  为了万无一失,耶律涅鲁古还让文班太保奚叔重金请来一个叫作奚巽的奚族巫师,要他在进攻道宗行宫时作法祭风。他要求风要猛,要狠,要刮得天昏地暗,刮得道宗行宫的铁甲卫士睁不开眼,站不稳身。他要与陈国王陈六、统军使萧豹、驸马都尉萧胡睹等数十将帅趁着这股妖风率部下铁骑直闯道宗行宫,务必马到成功。

  耶律涅鲁古一切准备就绪,秋天已是来临。

  他让他的父帅耶律重元立即进宫唆使道宗赶快择日到太子山围猎。

  辽道宗耶律洪基是一个最爱好渔猎的人,听了太皇叔的鼓动,立即择好日子,带着皇后萧观音和数十名宫女和近侍坐着华丽的奚车,在数百骑铁甲卫士的护卫下上了太子山。

  道宗他们来到太子山上一处宽阔而面南的草地,令卫士用粗木栅栏围了一圈,安下龙凤麒麟宝帐作为行宫。

  这天,四姐已将府中事务交代了文瑞和廷芳,将天宝、天英两个孩子交给了婆母和小玉,穿了身红色的紧身胡服,带了延津化龙宝剑和已经穿好了绿色胡服的玲玉、玲芳姊妹二人来到了上京皇城,正在暗中监视着耶律重元父子的一举一动。

  且说辽道宗和皇后萧观音上了太子山,留在皇宫中的皇太后总有些放心不下,他不是担心虎豹豺狼伤害了儿子,偏偏是担心有人趁机图谋不轨,在山上对儿子下手。

  第二天用过早膳,她命近侍将敦睦宫使耶律良找来,要他关注在京大臣们的情况,如有什么异常动向立即向她汇报。

  这耶律良五尺左右身材,方面大眼,头戴插着一根雉尾的白毛卷沿皮帽,身穿红缎子锦袍,腰中紧扎一条红色镶玉带,脚穿黑色长靿熟皮靴。他为人忠厚,有才华,曾进献《秋游赋》和《捕鱼赋》受到道宗的嘉奖。今天,他奉了皇太后的旨意,立即走出宫来,想去了解各家大臣的动向。谁知,他刚刚走出宫门,就被三个天仙一样的女子挡住去路。这三位女子,皆大辽武士穿戴,一律窄袖紧身衣。看她们一人穿红,两人穿绿,脚穿黑色快靴,腰中各挂宝剑。那位红衣女子用流利的契丹话说对耶律良说道:“大人不必再去了解,请大人赶快进宫去报告皇太后,就说太皇叔耶律重元父子已经准备了重兵,要择日包围太子山进攻天佑皇帝行宫,图谋弑君夺位!”耶律良惊奇道:“你们是什么人?如何得知?”那女子道:“实不相瞒,我是大宋护国员外府一品夫人张四姐,遵我仁宗皇上临终密旨,特来保护你们大辽皇帝的。”耶律良道:“无凭无据,叫我如何相信你的话?”

  “好吧,大人随我们来看!”只见那女子向着耶律良吹口仙气,耶律良便跟着那三个女子腾空驾雾来到了南院军马营的中军大帐上方。

  四人降下地来,那女子让耶律良大胆地去一座高大的牛皮帐中听听,看看,就会明白一切。耶律良看见这里军帐增加了不少,分明是有人纠集了许多乌合之众。耶律良明白,这里已经不是什么军马营,而是一座乌烟瘴气的叛军军营。

  他惊慌道:“他们会把我抓起来的。”

  “不会的,四姐对大人使了仙法,他们是看不见大人的,请大胆地去吧!”张四姐身边的一个绿衣女子说道。

  “好吧,我也听说过大宋护国员外府的一品夫人张四姐手段非凡,乃是下凡的仙子,我就相信你们一回。”耶律良说完,果真大胆地闯进那耶律涅鲁古的中军大帐去了。

  大帐里酒气熏天,正在大帐里席地饮酒谈论的有耶律重元、耶律涅鲁古、陈六、萧胡睹,萧迭理得,还有那个妖精似的奚族巫师奚巽,他们六人正在一边饮酒,一边谈论杀死道宗的日期和方法。

  一切都是真的,情况万分危急!

  耶律良悄悄从大帐出来,找到四姐她们说道:“仙子所说,一句不假,我大辽真是奸臣扎堆了!现在情况万分危急,还请仙子能看在贵国仁宗皇帝临终密旨的份上救救我们的皇上!”四姐道:“请大人不要着急,我们先离开这里再作商议!”说完,只见四姐一招手,四人便又腾空驾雾离开了耶律涅鲁古的叛军军营。

  他们又返回皇宫门口。

  四姐对那耶律良说道:“反贼进攻太子山行宫的时候,我们三人自会出手相帮,先请大人将这危急的情况告诉贵国皇太后,四姐相信贵国太后自有办法除奸。”

  “好吧,耶律良谢谢仙子夫人,我这就进宫告诉太后知道。”耶律良说道。

  四姐点点头,她们三人立即不见了踪影。

  耶律良一边向皇**内走去,一边自言自语道:“仙女,大宋朝的一品夫人张四姐,真是一个下凡的仙女啊!”

  这才是:

  云天响大钟,百姓是真龙;

  为解刀兵苦,辽都救道宗。


  (https://www.23hh.com/book/39/39050/2166564.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