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裂变 > 第三十九章 事业在默默的前进

第三十九章 事业在默默的前进


  李想等人下至半山,漫天的雪花又飘了起来,山路上个不见行人,一派清冷之象,李想独自走在队伍的前面,越走越快,他很享受这种雪花扑面的感觉,仿佛两千年前风雪中大步独行的侠客。


  在生活的细节方面,李想很注意在下属面前杜绝官僚作风,比如此刻,他就不允许秘书为自己打伞。


  正当他在静谧的飞雪中独行,前面的山路上,隐隐传来高亢嘹亮的歌声: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睡狮千年,睡狮千年,一夫振臂万夫雄。


  长江大河,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翼翼长城,


  天府之国,取多用宏,


  黄帝之胄神明种。


  风虎云龙,万国来同,


  天之骄子吾纵横。


  中国男儿,中国男儿,要将只手撑天空


  我有宝刀,慷慨从戎,


  击楫中流,泱泱大同,


  决胜疆场,气贯长虹,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


  来到这个世界,这首歌李想耳熟成详,正是西安青年们最爱唱的,也是电台里经常播放的那首《中国男儿》。


  歌声颇有激昂之气,听得人热血沸腾。抬眼望去,一群年轻学生正冒着大雪向山上奋力攀登,边唱边跑,活力四射。


  几个女生跑在前面,有人眼尖,远远就望见李想正向山下走来,纷纷大声喊起来:“李省长、李省长。”


  几十个年轻学生团团围住李想,大家七嘴八舌的问起来:“李省长,李省长,您对广州中山先生的主张怎么看,您会听从大元帅府的指挥吗?”,“李省长,听说豫西地区农村土改政策和陕西不同,为什么?”,“李省长,您也是学生,您也是军人,可您为什么不允许学生参军打倒军阀?”,“李省长,您在省内反对军事独裁,为什么却听从北洋政府的独载统治?”


  人群外的警卫怕李想有意外,有几人挤进人群,李想摆了摆手,四下一看,站在一块路边的岩石上,向同学们道:“各位同学,我比你们年龄大不了几岁,离开学校不过几年,你们可以称呼我学长,也可以称呼我兄长,你们所有的问题,我可以几句话来概括回答,陕西、豫西、山西,归根到底都是中国的土地,我们要推行的体制,要拥护的政府,要发展的实业,都是以富国强民,振兴中华为目的,这是我,我的同僚,在场的同学和所有中华民众之理想,可今日之中国,积重难返,积贫积弱,就好比一个病入膏肓之垂危病人,非不施以猛药不可救也,可病人体制虚弱,妄下猛药,就会立刻死去,怎么办,唯有先实其体,让它有承受治疗之痛的体力,再施以猛药,方可救治,而在场的同学,以及三省千千万万之民众,就是强健其病体的良药,只有以千千万万民众的觉醒,强大的实业基础为后盾,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民族,才能在风雷涌动的革命中壮大,富强,而不是倒下,西方列强为什么可以在中国横行无忌,就是依仗其强大的国力,所以,同学们,你们要加倍努力的学习,为三省的富饶,为中华的富强,奉现你们的活力和学识,你们的战场,在研究院,在实业公司,在农艺实业场,将来,只有你们才能让我们古老伟大的祖国母亲贫弱的肌体焕发出新生,到那时,一个全新的新中国,一个强大的新中国,就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李想慷慨激昂的即兴演讲,立刻赢得了学生热情的掌声,这位年轻的省长,得到学生们深深的认同,两年多来,陕西省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近二千万民众所共知的,他勤政但不专政,政见英明却从谏如流,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从他身上能找到共同点。


  李想的演讲很快在学生中引起巨大回响,三省各高校、专校、职业学院纷纷掀起“勤奋学习,振兴中华” 的运动高潮,学校扩招,学生热情,而李想也从不对教育打折扣,他对后世教育产业化的弊端深恶痛疾,常在省府大会上说:“就是裁军,也不能裁教育经费。”所以陕西治下的各省,入学率是全国最高的,单陕西省而言,县、市已达百分之百,农村也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五,孩子上学,政府全管,还提供校服、免费餐,何乐而不为呢?(不要觉得惊奇,在民国时期,大学就是这样的,蒋中正甚至在重庆陪都时期,财政困难,依然大力保证教育经费不裁减)


  李想心中暗想,小学四年,中学四年,大学四年,十二年之后,自己就会有数不尽的人材,和美、德、英、日比国力,比科技,他有更远大的志向,中国的未来,不能仅仅停留在与小日本一较长短上。


  李想不象后世的高官一样,只会坐在豪华的办公室里,或是只会在随从的陪同下走马观花的进行所谓的民意调查,他经常只带着秘书文之江和一两个便衣护兵,去工厂劳动、去乡间采摘,去学校听课,他深深的知道中国国情之复杂,旧习气之积弊,如果自己总是高高在上,可能短短的几年,就会变成长江南边那个未来的蒋校长。


  在他的大力提倡之下,民联党内求实求是的作风得到普及,陕西军政府成为中国最高效的政治军事机构。


  由于李想实际上已经掌握了三省的军政大权,实力强劲,吴佩孚陆军巡阅使的位子交给了冯玉祥,一时找不出什么办法把李想调离陕西,几次去电请李想来京,李想都推辞了,开玩笑,他要是去了,就是第二个张学良,不,是第一个张学良了。


  1924年1月,李想收到了陕西省的第二个统计年报,由于山西刚刚占领不过几个月,豫西基础太差,很难得到有效的统计数据。


  经过两年的发展,光是陕西省就有了本质飞跃,1923年工业数据令人欣喜:


  粗钢10.5万吨,生铁29万吨,铁矿石70万吨,发电量2.1亿度,石油13.2万吨,煤370万吨,水泥48万吨,汽车7500辆,飞机150架(发动机为进口美、英),实现工业总产值5.8亿美元。


  可以说,在短短的两年集中投入后,陕西已经占据了全国三分之一的现代工业产值,成为旧中国重工业最发达的省份,省会西安,也以35万人口,进入中国的十大城市行列。


  在强大的原材料生产体系基础上,陕西省的铁路、桥梁、矿山、工厂等多数机器设备的主要原料,均为陕西自产。


  在汉中钢铁公司完备的生产设备支持下,龙海逐渐将这个时代所能生产的各种型号钢材如炮钢、船舶用钢、汽车钢板等多种特种钢产品投入生产,大大提高了钢铁公司的生产工艺,许多产品如各种直径的无缝钢管已经开始占领国内市场,巩县、金陵、汉阳等多家兵工厂,纷纷订购汉中的产品,汉中有色金属公司甚至可以提供这些工厂生产七五日式野炮和德式克虏伯的炮管用钢,使这些兵工厂的原材料达到几乎百分之百的国产。


  此时的陕西政府已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自己,除了冯部和胡部因为结盟的原因仍由陕西提供一定的军需装备外,直系其它各部一律以市价九折购买,不过李想条件放得很宽,可以物易物,农产品、工业原料、矿石都可以,这也间接促进了中国其它地区的生产。


  占领三省后,李想并没有急于扩军,他将部队分为主力师、防卫军、预备役等几种,主力师仍为两个,扩至一万五千人,防卫军以团为单位,用于各方向的警戒防御,一但有其它军阀入侵,防卫军只完成迟滞敌军的任务,防卫军更多的任务,还是支援地方建设。两个机动兵团沿铁路线驻防,接到警报后,三天之内就可以到达陕西全境、山西大部和豫南。李想的军事压力也不大,东、北两方是胡景翼和冯玉祥、西是杨虎臣、许兰洲部,只有南面才是防御重点,且川陕间道路崎岖,不过宝成铁路正在建设中,大量亦工亦兵的工程兵部队足以对付连枪都凑不起的川军了。


  至于湖北军阀萧耀南,李想还真没放在眼里,由贺山子三团加防卫军一个团在泌阳看守,可以说,现在的陕西省府,没有强敌的环伺,又有了足够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山西有足够的煤和铁、铝、镁等金属,而河南则提供了金、铁和农副产品。李想的奋斗理想终于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由于陕西全省一纵三横铁路的贯通,交通得到极大的改善,陕北的石油和煤炭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陕西各主要城市之间,都实现了公路交通,火车、汽车、飞机都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工具,其繁荣气象,如同上海、南京、无锡一般。


  在杨竽笙的带领下,高品质的航空汽油已开发完毕,再加上汉中有色金属公司可提供的完备材料,可以说,就等将来钱复归来开发真正的国造飞机了。


  掌控豫西和山西后,风陵渡、河津、三门峡等处黄河大桥的筹建提上了日程,有了茅以升这样的桥梁专家,一切均是水到渠成,1925年1月1日,风陵渡大桥正式竣工,与此同时,南北同浦线的铺设全面展开,龙海还向茅以升提出了新的建桥思路,将黄河上建设的三座公路、铁路两用桥,采用统一测量和规划、建设模式,尽可能使用相同的组件,这样就可以大大缩短工期和缩减成本,这种思想在后世很普遍,不过在这个时代却是个新鲜东西,茅以升经过深思熟悉,认为可行,于是,在龙海的倡导下,一个糟糕的模式出现了,陕西为了节约成本,成批量的建造了几十座相同式样的大桥,山西、陕西、河南,黄河、汾河、渭河,行人走在桥上,简直分不清自己在哪个省,后来,这种模式遭到参议厅的极大反对,在后面的建设中,取消了这种模式。不过,在建设初期,这种模式却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为北三省的经济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


  襁褓中的政权,一点一点的成长。襁褓中的政权,注定命运多舛。


  (https://www.23hh.com/book/140/140972/7172750.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