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裂变 > 第四十四章 战起江浙

第四十四章 战起江浙


  1924年,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年度。是年8月,直系军阀江苏督军齐燮元与皖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为争夺上海,兵戎相见,史称江浙战争或齐卢战争。齐燮元联络皖、鄂、豫各路军阀组成联军,集重兵于昆山,意取上海。卢永祥即遣陈乐山率第四、十师进驻南翔、黄渡、安亭一线;杨化昭、臧致平率部进驻县城至浏河一线。  

  9月3日两军开战,9月中旬,福建军阀孙传芳乘机进入浙江。卢背腹受敌。于18日发表“移沪督师”通电,离开杭州至上海龙华。10月初,孙传芳占领杭州,长驱直入,逼近上海。卢永祥的警备处长夏超倒戈,齐燮元乘机全线进攻。


  北京政府下令免去卢永祥浙江军务和官勋,任命齐燮元兼淞沪护军使,孙传芳兼任浙江军务督理和闽浙巡阅使。卢永祥无立足之地,被迫于10月13日发表通电,自解兵权。当日上午,卢永祥、何奉林、臧致平、杨化昭等人逃入上海租界。浙军余部推皖系徐树铮为总司令,欲继续作战。10月15日,徐树铮被上海租界工部局软禁。15日晨,卢军竖白旗,战争始告结束。  

  至此,江浙战争以苏胜浙败而告终。从此皖系军阀基本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


  虽然江浙战争结束,却点燃了更大的烽火。这场因卢永祥弹劾曹锟“贿选”为发端,收留被孙传芳、福建闽北护军使周荫人从福建逐出的原福建漳厦护军使兼福建第二师师长臧致平部与福建第三师师长杨化昭部,违反了“江浙和平公约”以及与安徽、江西分别签定的“皖浙和平公约”和“赣浙和平公约”的有关规定,即不得容留、收编“客军”为导火索,而引发的战争,成为国内军阀奉系、直系再起战端的更大借口。


  由于浙沪与奉系、广东大元帅府结成了三角联盟。奉系张作霖认为此时自己羽毛已丰,可堪再战,9月3日,张作霖通电谴责曹、吴攻浙,并以援助卢永祥为名,组织“镇威军”,自任总司令,将奉军编为6个军;总兵力约15万人,于9月15日分路向榆关(即山海关)、赤峰、承德方向进发,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所部六个军为:


  第一军军长:姜登选,副军长:韩麟春。  


  第二军军长:李景林,副军长:张宗昌。


  进军朝阳、凌源,出冷口。配属空军1个队。


  第三军军长:张学良,副军长:郭松龄。


  组成第一、三联军司令部,攻击山海关正面,至九门口迤北之线。配属空军两个队。


  第四军军长:张作相,副军长:汲金纯。驻兴城、绥中一带为后备队。


  第五军军长:吴俊升,副军长:阚朝玺。进军赤峰,出承德。


  第六军军长:许兰洲,副军长:吴光新。出建平、平泉之线,威胁直军侧背。


  为抗击奉系军阀,吴佩孚于9月18日晚10时宣布,自任总司令,并以王承斌为副总司令兼直隶筹备司令,彭寿莘为第1军司令,王怀庆为第2军司令,冯玉祥为第3军司令,胡景翼(张福来因李想之故已退出历史舞台)为援军总司令,蒋世杰为援军副司令,还有海、空军各一部,总兵力近20万人,依托长城组织防御。


  9月15日到22日,奉军第2军、第5军,兵分两路,分别由阜新、通辽向直军防地攻击前进。奉军在攻占开鲁、朝阳后,又乘胜向凌源发起进攻。接着,奉军的骑兵队也由彰武出动,陆续攻占直军控制的建平、赤峰等地。


  9月28日,榆关方面的战事日趋激烈。奉军精锐张学良、郭松龄的部队前赴后继地奋勇攻击,双方都遭到很大的伤亡。奉军在正面进攻未能奏效后,侦知九门口直军的守备力量比较薄弱,便转而集中兵力猛攻九门口,并于10月7日攻占,直军的长城防线被打开了一个缺口。吴佩孚急调后援部队开赴前线,并于12日亲临榆关组织直军进行反扑,一度曾将九门口夺回。奉军与直军进行了反复的争夺,终将直军的进攻击退,再度攻占九门口。


  10月9日奉军攻占了赤峰。15日,赤峰被赶来前线的直军第3军夺回。


  一个月的大战,令双方死伤累累,精疲力竭。


  是时,被任命为第3军司令的冯玉祥,因不满吴佩孚排除异己,与援军总司令胡景翼、北京警备司令孙岳等密谋倒戈,在古北口一线按兵不动。


  胡景翼已得到洛阳蒋世杰回电,只要他们一起事,蒋部立刻东进,控制京汉、陇海及郑州、开封,保证鄂、赣、湘之直军不能北上。并相机出兵占据豫东,控制河南全境。为此,西北高等军事学院(简称西北军校)与西安士官学校(简称西安军校)第二期毕业学员共计1200人扩编成陕二师、陕三师(简编师,计有炮营、工兵连、辎重连、两个步兵团,各7000人,充实以各省防卫团、预备役团)秘密于渑池、潼关集结。准备援助胡景翼。


  面对直军时局不利,吴佩孚亲临前线穷于应付之机,冯玉祥在古北口举行会议,认为倒戈回京的时机已到,便电告孙岳,叫他迅速将驻防大名的军队调至北京南苑,同时下令,部队将后队改为前队,以一天行军200里的速度于10月19日回师北京。


  23日,冯玉祥、胡景翼、孙岳等人,联名发出了呼吁和平的艳电,发动“北京政变”。推翻了直系贿选总统曹锟的统治,由于组织得当,孙岳部调动到位,冯玉祥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北京。25日,冯玉祥等人在北京北苑举行会议,决定组织中华民国国民军,推冯玉祥为总司令兼第1 军军长,胡、孙二人分任副总司令兼第2、第3两军军长。


  吴佩孚把前线指挥交给彭寿莘主持,亲率其嫡系第3师、第26师各一部,于10月25日乘车回救北京。26日,吴佩孚命令部队开往杨村一线布防,对冯军采取守势。企图等齐燮元、孙传芳部沿津浦铁路北上;萧耀南部由京汉铁路北上。再在这两路援军的支援下,从冯玉祥的控制下夺回北京。


  10月28日,由平泉、冷口入关的奉军张宗昌部,攻占滦州,截断了榆关直军的退路和榆关、天津之间的交通线,直军纷纷溃退。31日,奉军占领了榆关和秦皇岛,缴获直军的枪支达3万余件。直军主力丧失殆尽。从10月31日到11月 2日,冯军先后攻占了杨村和北仓,并俘虏了北上援吴的鲁军旅长潘鸿钧。吴佩孚见大势已去,率残部2000余人由塘沽登舰南逃而去,直奉战争以直军大败结束。


  陕军于水兴二师、周柏森三师、分别沿陇海线东进,京汉线南下,防卫鄂军与苏军北上,蒋世杰之陕一师,沿京汉线北上,高敬为机动兵团,坐镇郑州。原京汉线以东的大小军阀,都被于水兴、周柏森二部要么驱逐,要么消灭,至此河南全境被陕军控制。


  隔着京汉路,河南的境遇却是冰火两重天,西边歌舞升平,东边兵灾匪害,陕军的东征,得到河南人的全力支持。是以进行的非常顺利。


  李想得知冯玉祥成功夺取北京政权,一面表示欢迎,并赠给军火辎重外,派120大队顺道接收了南苑航空教练所、南苑航空学校,将该校教育长蒋逵,飞行教官徐国一、米嘉禾、谢鸣皋,尉迟良、顾荣昌、陈步洲、崔钰、梁壁堂、邹庆云等及南苑航空教练所所长鲍丙辰统统带回西安,成立了西安飞行学校,不愿来的,先绑过来,由参谋部再派人做思想工作。


  西安此时虽不能生产战斗机,却生产了大量的教练机、货运机、邮政机、农药播散机,并且正在组织力量攻关真正的客运飞机——高空气密舱专用客机这一远高于战斗机生产难度的机型,除了这一机型,前面的各个机型并没多少技术含量,很多在国外都是一战时的产品,李想之所以大量生产,一方面它物美价廉,可以迅速投入批量生产,投入小,效费比高,另一方面,这些廉价飞机的广泛使用,可以在民间培养大量的飞行员,几百几千架飞机投入使用,就意味着成千上万的飞行员储备在民间,一但将来开战,这些人就是用之不尽的飞行员预备队。


  一开始,有些教官还有点抵触情况,后来发现这里的教学环境远比北京优良,生活气氛宽松,西安的城市建设也远比北京发达,西安大学大鹏展翅大楼,陕西广播电台大楼,西安民生百货大楼,要么造型新颖,要么气势雄伟,入夜后,霓虹闪烁,溢彩流光,城里城外整洁平坦的马路,来住穿梭的公共汽车,洋溢着现代气息,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大多选择留下来。实在不愿留的,任教满一年后,发给高薪送回。


  现在的北方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乱局,奉系、直系、皖系、粤系、桂系纷纷粉墨登场,都想趁这个机会发壮大自己。


  为稳定全国的局势,李想与胡景翼想法是一致的,就是通电支持国民政府,力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全国政务。


  由于陕军在河南严阵以待,湖北萧耀南,江苏齐燮元都不敢轻举枉动,李想亦不敢大意,贺山子之第四师(仍为原两个团)进到桐柏山一带,造成进逼湖北之势,周柏森第三师南下信阳,进至鸡公山,防卫安徽马联甲。刘小顺之第五师(与贺山子一样)沿陇海线进逼徐州,看守齐燮元。


  陕军在直系中的战力是周知的,陕军三个师虎视眈眈,竟让三路直系诸候不敢妄动。为胡、冯保卫了大后方,让吴佩孚对南方的援军绝了望,只能从海上经淞沪绕道去湖北。


  因为李想在中间的隔离作用,冯、张、吴的战争,没有扩大。这时的陕军,已是全国皆知的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部队,是以陕军出现在哪里,哪里的民众都箪食壶浆,热烈欢迎。陕军民心所向,士气高昂,河南的安定局面也大大缓和了北方的冲突。


  北方的政治动荡,并不因这一切而稍有缓和。


  (https://www.23hh.com/book/140/140972/717275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