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裂变 > 第五十三章 新军 2

第五十三章 新军 2


  一天疯狂的进攻耗尽了甘军的血气,夜色笼罩的阵地到处是呻吟之声。双方的医疗后勤差别立显。陕军虽在包围之中,九师二团仍有一支完整的卫生队。可以为受伤的士兵包扎,止血,甚至是简单的手术,这个年代弹头的杀伤力并不算大,甘军部队的武器又多半阵旧,很多受伤的陕军取出弹头,经过包扎之后,就无大碍了,一些受伤较重的,卫生队还有血浆和吗啡,也可以减轻伤员的痛苦。


  陕西经过几年的经济发展,工业化上取得长足进步,走的又是精兵之路,所以对医疗后勤极为重视,李想一直认为,一个有战斗经验的老兵活下来,至少可以在以后的战斗中挽救一个班的新兵。


  战争毕竟是残酷的,参战的双方都难幸免,在中国这个只认枪杆子的年代,李想就算有一颗慈悲之心,也无法实现。


  宁静的夜里不时传来一两声枪响,接着就是招来一阵报复性的枪声。这是陕军的冷枪射手趁着夜色发动偷袭,干扰甘军的休息。


  秦峰依次视察各排阵地,询问伤亡情况。一天的苦战下来,秦峰九连阵亡二十人,受伤三十一人。打退了甘军大小十几次攻击,打死打伤近三百人,单以战绩而论,陕军一比六,已是极为出色的表现了。秦峰的心里却并不轻松,这一次他们孤军作战,一个团要在这里坚守三到五天,对方兵力是他们的十倍,如果对方不惜代价,接下来的几天将是更为严酷的考验,秦峰的作战经验并不多,来甘肃之前,他只参加过一些剿匪战和豫鲁边界的陕、奉冲突,这还是他第一次参加这么大的战役。对于能不能守住阵地,他心里也没底,以前的战役兵力还没有这么悬殊过,不知杜聿明团长的作战方案够不够周密。


  夜雾中硝烟未散,月光暗淡,阵地终归于宁静。


  第二天一早,甘军第二十九师赶到了,作为张兆钾旄下第一主力,二十九师拥有甘军唯一的重炮团。


  当天上午,甘军集中了各师各旅的火炮,对陕军阵地一阵狂轰滥炸,在对方绝对优势火力下,陕军炮营明智的选择了保存实力,任由对方在自己的阵地上肆虐。


  陕军的很多野战工事被甘军炮火摧毁,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炮火刚停,三个方向上黑压压的士兵就攻了上来,整整三个团的团级冲锋,看来对方是想一口就把杜聿明的九师二团吃掉。


  秦峰抖落身上的尘土,摆摆头,清醒一下被炮火震的有点发木的脑袋,向战士们大喊,“快,快,进入阵地。”


  陕军战士纷纷跑出防炮洞,飞快的清理残破的战壕,布置机枪阵地。


  阵地还没有清理完,甘军就出现在陕军的视野。


  残酷的搏杀开始了。陕军的阵地被甘军猛烈的炮火造成较大破损,许多机枪阵地被毁,重机枪一时无法投入战斗。陕军的火力减弱了很多。


  由于没有炮兵的鼎力支持,陕军不得不面对步兵的直面搏杀,但陕军还是凭着过硬的单兵素质,迅速稳定了阵线,展开猛烈的反击。


  后方指挥部里,杜聿明却等来了一个坏消息。由于宝鸡铁路调度出错,装甲团装备和人员被分成两个列车编组,人员虽到了宝鸡,装备还在西安睡大觉,没有了坦克,装甲团就变成了手枪团。被迫留在了宝鸡。


  杜聿明气的猛拍桌子,却也莫可奈何,只得一面催促西安赶快调集援军,一面重新调整部署。高敬也紧急联系咸阳道镇守使林道一,调集运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装备运到宝鸡,但无论如何,五天之内装甲团是到不了丁环岭了。接下来的几天,杜聿明将不得不以一团之力,对抗甘军一师二旅二万余人的攻击。


  打退了甘军一天的进攻,秦峰一屁股坐在战壕里,抄起水壶灌了几口,又点起一支香烟,美美的吸了起来。黄昏时甘军的一个营发起疯狂的进攻,秦峰的阵地多处被突破,秦峰带着连部所有能战斗的人员,在各个阵地上救火,打到夜幕降临,甘军终于退了下去。连部也有近一半人员永远留在了这块阵地上。


  秦峰也几处受伤,好在伤势不重,通迅员给他包扎好伤口,坐在他身边一起抽起烟来。一天的战斗让这个参军才一年的小战士疲惫不堪,亮晶晶的眼神暗淡了不少。


  通迅员叫冯二富,陕北大山里的孩子。今年不过十七岁,象很多陕西山里的孩子一样,他错过了上学的年龄,现在的陕西已经有了大量的受过小学、识字班教育的年青人走向社会,陕西的工业结构也正在升级,没受过教育的陕西人并不受欢迎,对于他们来说,军队就成了一个不错的选择,可以拿薪水,还可以受教育学文化。这样,冯二富来到了中央第九师二团。


  他正一脸羡慕的看着秦峰,道:“连长,你可真厉害,枪打得准,拼刺刀又那么厉害,识文断字不说,还指挥俺们打得甘军屁滚尿流。是不是西北军官学院出来的,个个都这么厉害。”


  秦峰吸了一口烟,道:“军官学院可是卧虎藏龙的地方,我在里面什么也算不上,比我厉害的多了去了。我们师炮团团长冯自克,是我们军校一期学员,听说他能把两发迫击炮弹打进一个烟囱里,对方炮弹打过来,他听听响就能分辨出对方阵地在哪里,”


  “乖乖,二郎神啊,长了三只眼。”冯二富吐了一下舌头。“说起来俺和他还是同乡呢,听说冯团长也是陕北绥德的。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那是出了名的。哎,连长,你讨婆姨没有,俺们那里好人家女子多着呢。”


  秦峰吐了个烟圈,道:“家里订过亲了,我没见过,不同意,这才出来当兵的,后来在西安大学听了李省长的演讲,才明白这世上比我受委屈大的人多了去了,就象我的婚姻,也是需要革命的。后来,我在军队一干就是两年多,家里也退了亲,这都是陕府新政策的功劳,我们不只要婚姻自由,还有民主,民权,这都需要我们去奋斗。我渐渐的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问题了,只有千千万万的百姓都过的好了,我才觉得活的有意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看,我们来到陇东,这里老百姓日子一下子就好过了,不是吗?”


  “俺不懂什么是革命不革命的,俺就知道,以前全家一年干到头,经常填不饱肚子,自打新政府成立后,第二年俺家就有了余粮,政府还给贷了款,开荒收获归自己,俺们家日子一天一天好过了。俺听收音机里说,这就是革命的意思。”


  “对,你的理解没有错。”秦峰笑着看了看自己的通迅员,心想,这就是普通民众对革命的理解吧。


  不再想了,明天还有更加残酷的战斗等着自己,也许明天就是自己最后的时刻,对于自己的选择,他一点也不后悔,带着淡淡的微笑,秦峰进入了梦乡。


  甘陕交界处的一个不知名小站,一队队士兵正连夜下车,听不到一声喧哗,只有衣服的摩擦声和枪械的碰撞声。


  不多时,一个团的士兵就在站前列队完毕。个个身穿新式灰兰色军装,头戴钢盔,背着大刀,精神抖擞。


  一个身材高大,面容钢毅,身穿灰兰色呢大衣的青年跳上站前一个水泥台,向全团的官兵喊道:“兄弟们,我们刚来陕西时,师变成团,团变成连,有人说,我们要被裁了,要卷铺盖滚蛋了,可今天我们站在了这里,不旦人装齐备,而且战力大增,我们有最好的装备,最好的后勤,现在,谁还敢说我们要不存在了,我,还有你们,就是要向世人证明,我们国民军,还在,我们的革命精神,永远不会消亡。”


  “现在,我们前方几百里外,兄弟部队正在包围中祈盼救兵。我们的重炮、坦克,趴在火车上一时还来不了。我们三秦大地、中原大地、三晋大地上的好汉子,没有这些东西,还能不能打仗,能不能战无不胜。”


  “能,能,能。”广场上的几千人齐声大吼,声震四野。


  台上的青年又道:“当年我们穿着草鞋,拿着大刀,一样纵横中原,今天我们有充足的弹药,精良的枪械,吃得是牛肉罐头,拿得是德国造,美国造,还怕他们甘军吗,还怕张兆钾这个前清的遗老吗?他有千军万马,我们就是七进七出的赵子龙。打倒军阀,解放全国!”


  在雄浑的口号声中,刚刚组建不到半年的陕六师三团张自忠部连夜开拔,趁着夜色急行军向丁环岭赶去。


  刚来陕西时,由于国民军大部被压缩,又被充实了很多陕军、晋军的官兵,很多人都有被吞并的感觉,而随着部队正规化建设的开展,他们渐渐发现陕西不讲山头主义那一套,所有军官都是纯粹的职业军人,没有军阀,没有个人绝对权力。陕军任用干部只问能力,不讲派系,陕六师组建完成后,所有的装备待遇和其它陕西的老牌部队没有任何区别。机枪、火炮、汽车、电台,全部按时按编到位,这些从外面派来的官兵,很多都成为陕六师的技术骨干,让原西北军的官兵明白了这些新增官兵的重要作用,而陕军不同于国内其它部队仅仅是步枪加人的武装方式,很快影响了原国民军,改变了这些西北军官兵的观念,西北军原本就军纪严明,训练严格,冯玉祥也重视官兵的文化教育,这都给陕六师的改编带来极大的便利,短短的三个月,风貌已经整饬的焕然一新。具备了作战能力。除了大口径重炮一时生产不出来,其它装备都已到位,孙连仲虽然当过多年的炮团团长,可只有现在,看着团里的105轻榴,这已是全国绝无仅有的了,想着还有即将装备的155重榴,他觉得自己这回是真正当了炮兵团长了。


  张自忠部由于行动迅速,提前两天赶到了宝鸡,成了第一批援甘部队。六师三团的官兵一路急行军,士气高昂。现在。他们穿得是又轻又暖的合成纤维棉衣,脚上是厚实保暖的军靴,拿的是仿德的98K,仿西蒙诺夫的半自动,仿AK的全自动(由于武品配套方面的因素,龙海改为低射速的全威力弹,靠加长枪机行程减小后座力,但长时间的自动射击仍是常人不能忍受的,所以在战斗中,很多战士都采用点射。),仿ZB26的轻机枪,仿勃郎宁M1919的重机枪,以及枪榴弹,60迫,82迫,120重迫。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了,拿着这样的武器,穷惯了的西北军,怎么能不士气高昂。


  (https://www.23hh.com/book/140/140972/7172764.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