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裂变 > 第五十五章 新军 4

第五十五章 新军 4


  杜聿明举起的手还没有放下,开火的命令尚未发布。


  北面突然枪声大作,爆豆般的枪声连成一片,喊杀声震天响起。一时大家都楞了,难到援军到了。


  杜聿明马上下令,道,“快看看,什么情况。”


  很快,前沿阵地来信,北边甘军阵地受到攻击,攻击部队进展很快,已经快接近前沿阵地了。看样子,确实是援军。


  杜聿明顿时精神大振,如果有部队和自己一起坚守,只需一到两天,装甲团赶来,强大的突击力量和机动能力,瞬间就可以撕破甘军的防线,战局将完全改写。他马上下令,迫击炮打光半个基数,坚守计划不变,自己带队向东反突击,牵制敌人。


  北边、东边两处阵地,顿时打成了一锅粥。


  天将拂晓。陕军阵地迎来了久违的援军,张自忠部陕六师三团。张自忠风尘仆仆,双眼血丝明显。这几天的连续急行军,作战指挥,把他累坏了。


  杜聿明迎出指挥部,紧握张自忠的手,道:“荩臣老兄,可把你们盼来来,你再晚来半天,兄弟就交待在这里了。”


  “光亭,过谦了,你舍身喂虎的勇气,我六师三团可是佩服之致啊,你部中心开花的战术,吸引了张兆钾大部主力,等我陕西大军一到,定可毕其功于一役。如果天水战役成攻,这头功非你莫属。”


  “惭愧,惭愧,都是我考虑不周,应变能力不足,差点葬送了九师二团。”杜聿明连声说道。


  张自忠6师3团所部2500余人接替了9师2团防线,并收复了部分阵地,成立了联合指挥部,两个炮营也合二为一,重新布置在原有炮阵地上。陕军的炮兵火力得到很大加强。


  听到又有一个加强团兵力昨夜突破重围,与陕军9师2团合并一处。张玉田心中一惊,一个团就杠了他七天,自己付出近七千人的伤亡,好不容易打残了对方,怎想对方又补充了生力军,要是打成持久战,等陕军再来一两个师,战局必将大变。


  第二天天不亮,甘军就发起了连番进攻,得到增援的陕军士气大振,西北军为骨干的6师3团多半是老兵,战斗力极强, 加之刚刚经过整训,补充了新式装备。甘军的进攻很快就被打退了。多年依靠低劣武器练就的作战本领,让这些西北军的老兵打起仗来又奸又滑,新式武器在他们手里发挥了倍增效应,甘军一冲上来,陕军的士兵几乎是枪枪咬肉,手榴弹一甩就是整整齐齐的一排,躲都没地方躲。迫击炮打的又刁又准,专向人群里钻,甘军数次进攻都几功而返。炮声一响,这些老兵绝不会傻傻的呆在一地挨炸,而是一个弹坑一个弹坑跳来跳去,半天也炸不死几个,等甘军一冲上来,陕军又是一顿刁钻的手榴弹加迫击炮组合。打得甘军稀里哗啦。无功而返。


  经过七天与杜聿明部苦战,甘军锐气尽失,这时对上张自忠新锐,甘军简直一筹莫展,陕军这时已不需要节约炮弹了,一到阵地被突破,迫击炮立刻就招呼过来,协助陕军反扑,阵地几翻易手,甘军进攻了一天,竟然一寸阵地也没得到。


  夕阳西下,晚霞如火,望着苍凉落莫的战场,张自忠神情威严,宛如石雕。现在,该他表演了。


  夜色如水,暗淡的星光下,甘军阵地沉寂如磐,经过一天的战斗,很多官兵都早早进了梦乡。


  悄然间,甘军的阵地前沿探出几个脑袋,看了看甘军阵地,向后而招招手。几个矫健的身影飞身而上,冰冷的短刀轻松抹断了几名甘军的咽喉。


  几百条身影迅速扑入甘军阵地,人人手里拎着一柄寒光闪闪的大刀。正是6师3团的大刀队发起的夜袭,几百条汉子突入甘军阵地,立刻大开杀戒,刀光剑影中,还在睡梦里的甘军士兵纷纷身首异处。直到被人发现,大刀队立即改用冲锋枪和手榴弹,急风骤雨般的冲锋枪火力,打得甘军鬼哭狼嚎。甚至有一小队大刀队趁夜摸到甘军一处火炮阵地,安放了炸药。大刀队来的快去的快,得手即退,不作纠缠,等甘军的援军抵达,这里的阵地已是惨不忍睹。没等指挥官的怒气发出来,连绵不断的爆炸声就响起来,此起彼伏,火光冲天,就连援军指挥官也被炸上了天。


  看着大刀队得胜回来,杜聿明道:“荩臣兄,真是痛快,以后可要教教我们团怎么用大刀。”


  张自忠慨然道:“以前我们缺枪少弹,练大刀是不得已而为之,现在枪弹皆足,用大刀才是如虎添翼,这种战果,以前不敢想啊。”


  由于陕军夜袭破坏严重,一线阵地损失较大,次日甘军没有一早发动进攻,经过调整后,上午十点才开始组织进攻。遭受连番挫拆,没人相信可以很快打败陕军。这一天的进攻,自然也不消说了。


  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倾斜了。


  11月9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丁环岭东十五公里,七仙台甘军第二师阵地,甘军官兵正小心戒备,对面就是陕军第6师,甘军奉命在此阻击陕6师增援丁环岭。


  孙连仲亲自站在炮位上,焦急的看着手表,36门105榴弹炮、仰起高高的炮口,静候着发出怒吼的命令。


  十点整,孙连仲一声令下。36门大炮同开火,声威夺人,甘军阵地顿时变成一片火海。他孙连仲从没有这么阔气过,两个基数的弹药几十分钟内就打了出去,他相信,这么猛烈的炮火足够打垮对面的甘军了,佟师长也太小心,直接派步兵就得了,还用得着装甲兵!坦克这玩艺自己也是前几天才见到,刀枪不入啊,冲上去吓也吓死对方了。听说这玩艺还是陕西自己造的,法国人的技术,厉害啊。


  不等他感慨完,陕军阵地上已是一片隆隆作响声,24辆PT17轻型坦克成三角队形轰隆隆开了出去。7师步兵2团赵登禹部紧紧跟随,他们还没学过步坦克协同,只知道跟在坦克后面冲锋,但甘军就更不懂如何对付步坦协同了,佟麟阁就是欺负他们不会对付坦克,才这样做。


  果然,刚刚被猛烈的炮火打的晕头转向的甘军,突然发现对面冲过来一群打不动的铁乌龟,步枪、机枪、手榴弹毫无作用。这东西长长的炮管一开火就是五六发炮弹,下雨一般,顿时一哄而散。甘军阵地也没有反坦克雷,反坦克壕什么的,陕军简直就是长驱直入。


  赵登禹部优良的个人素质也表露无疑,在坦克的引导下,赵部不作停留和调整,连续发动攻击,短短三个小时就攻击前进十五公里,刀切豆腐般破开甘军防线,直指包围丁环岭的甘军身后。


  至此,张兆钾的部队已是士崩瓦解。


  包围内张自忠、杜聿明趁机发动攻击,里应外合,甘军中央第二十九师,第二暂编师,第三混成旅、第七旅大部被俘,损失兵力高达三万,张兆钾余部不过一个旅五千余人。彻底失去了对陇东的控制,兰州以南以东的广大地区,完全落入陕军之手。


  李想的武装修路政策在西北取得了极大的成果,不管是汉人、回民还是其它少数民旅,铁路、公路的通达都给他们带来实质利益,在物质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经济利益比什么东西都见效,陕军的武装平乱又收回了大量的土地,农场集约化也加速了自然经济的破产。很多小农庄和家庭生产迅速破产,最后被收归国有,不过他们的生活并没有恶化,进入国有农庄和企业后,国家提供一定时间的培训期,之后以一定的低价格租用国有农庄,国家各级实业所提供技术,农村互助所提供低息贷款,这种方式也迅速打败了一些大地主低技术,高剥削的生产方式。一旦有人反抗,武装工作队立刻镇压。这一手颇象日后GCD实行的士改政策,不过提前介入了技术和资金而已。


  顶着孙总理土地国有的帽子(汪精民在国民会议上决定总理一词,永远留给孙中山先生)。倒也没多少人说李想搞赤化,何况公司化生产一样壮大了中国的资产阶层,他们的强力支持,使陕府得到民族资本家、小资产者,还有新兴起来的工人、农民、中产阶层的支持。支持的声音远大于反对的声音,陕府便坐的稳如泰山。


  地域不断扩大,实力越来越强,李想也不用再看直系奉系的脸色了。开始专心发展自己的经济。


  占领甘肃南部后,陕6师与9师2团,装甲团继续北上,陈兵甘宁边界,马福祥与马鸿宾被直接发出通牒,要么接受改编,要么被消灭,收到张兆钾全军覆没的消息,又亲见了陕军的强大和民众的支持,两人选择了接受改编,宁夏省府成立,两人都成为副省长,分管农牧业和交通,两人的军队经过精简后,缩编为六个营,编入杜聿明所部的甘宁支队。


  至1925年底,陕西省政府已控制了陕、晋、豫、宁夏、甘南(兰州以南以东)、苏西北(徐州以西以北,津浦路,微山湖一带)、鲁西(津浦路以西)、冀南(山西、河南、山东、直隶四省交界地)、鄂北(桐柏山区)、皖北(大别山、黄安、麻城地区)。控制人口达八千七百万,已成为军阀中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支。


  如果李想肯全力加入国民党,很可能成为蒋某人的最大劲敌,但他还是选择了放弃,他必须抓紧时间,为不久之后的国难备战,不能让自己辛辛苦苦建立的工业基础毁于一旦。


  二十年代的中国,终于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https://www.23hh.com/book/140/140972/7172766.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