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裂变 > 第八十八章 桥 1

第八十八章 桥 1


  坤桂河边,巴彦得到了久违的好消息。刚刚修复的电台收到内蒙方面甘宁支队代支队长杨虎城的密电:近日将有精干分队携补给物资抵达都尔戛泊附近,望你部速派有力之一部,接应分队人员。


  巴彦大喜,电台坏了将近一个月了,自己就象没娘的孩子,不知下一步该怎么办,这回好了。他命令副队长宾塔留守。自己精选了三十名队员,带足干粮,悄悄潜回了都尔戛附近。


  虽然苏蒙联军大部都已调往沙扎盖,这样的行动也无疑是非常冒险的。这仍然驻扎着二师一旅三万余人。近百支巡逻的队伍来来去去,就象一张大网,搜罗着一切两湖地区可疑的东西。


  昼伏夜出,短短的百公里路程,巴彦用了四天时间,绕了一个大圈子,才来到约定地点。


  巴彦设置好路标,远远的埋伏起来。


  时间刚过午夜十二点整,作为路标的三个石堆上,点亮了三支手电,一长三短,如此反复三次。巴彦一挥手,身边的战士依样回了讯号。巴彦带着五名战士摸了上去。走向路标下,还没看没人,巴彦有些奇怪。正要让队员四下寻找。身边忽然响起人声:“巴彦队长么,我们是国内来的。”


  巴彦忙一转身,自己的来路上,无声无息的升起三十来个黑影。影影绰绰,看不真切。等人走到跟前,巴彦才看清这些人都穿着暗灰色的作战服。一块块的色彩几乎溶在夜幕中,让人看不清他们的身形。


  带头的是一位高大的蒙古汉子,和巴彦握了握手,道:“巴彦队长,你好,我们西安参谋部120大队的,我叫特鲁图,奉命来科布多,配合国内大反攻行动。”


  “是么,”巴彦高兴的不得了,低声道:“我们太欢迎了,等这一天,等了好久了,走,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我们赶快返回营地。”


  回去的道路同样艰辛,因为都尔戛与坤桂河之间,驻有大量的苏蒙联军,他们必须向东、向北、再向西,绕个大圈子。


  120大队这次派来的基本都是宁甘新几省的队员,蒙古什么都缺,只有马不缺,如果不熟悉马性,骑术不好,如同失去了两条腿。


  巴彦带来了足够的马匹,120大队改为骑马,来时的麾托车因为不会再得到油料补给,被队员掩埋了。


  巴彦惊奇的发现,120大队的作战服与其它国家都不同,两面两种颜色,黄绿与灰黑,交织成一块块的色斑,白天、黑夜都兼顾到了,几百米之外,这些色块就会融入背景环境,连望远镜都难以发现。这些国内来的队员骑术精湛,一看就知是生活在马背上的蒙古族汉子,其实,只有120大队的队长特鲁图知道,西安早已经没有骑兵这一兵种了,由于国内马匹与日本马、欧洲马、阿拉伯马的速度和冲击力都相去甚远,拿这样的骑兵作战,不如不要。在西安的发展规划里,骑兵已全部改成装甲兵了,全军只有一个骑兵团,多半时间用来作秀,偶尔干干边境巡逻任务。只有120大队,因为考虑到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世界各国都不会取消骑兵,所以仍然强化这一训练,不过受限于条件,骑术好的多半是宁甘绥等地的队员,象120大队的最高长官,王守身、杨杰、林慕瑾、刘乐宝,就统统是外行,林慕瑾算是出身名门,也就玩过几天赛马而已。


  躲过白天苏蒙联军的搜索,趁着夜幕,游击队又出发了。绕过沿途的苏蒙联军哨卡和巡逻队,一行人顺利到达了匝盆河边。


  只要涉过匝盆河,就可以回到坤桂河畔的秘密营地了,当所有人以为可以松一口气时,面对白哗哗泛滥的河水,一下子傻了眼,来回不过四天,上游的暴雨就让涉水过河成为梦想。巴彦不死心,带头下水试了试,差点被连人带马冲走,无奈地回到岸上。


  河边是苏蒙军队巡逻的重点,呆在原地显然不可能,重新返回出发点,等于再一次跳进包围圈,那就更要命了。


  望着汹涌澎湃的河水,巴彦粗壮的眉毛拧在了一起,几个游击队员已经有点失去耐心了,劝道:“队长,我们回去吧,这里不能再呆了。”


  特鲁图看了看河水,问巴彦:“还有没有可以涉水渡河的地方?”


  巴彦摇摇头,道:“这里是我们往来河两岸的唯一秘密通道。其它地方,要么需要渡船,要么需要过桥,都有苏蒙军队把守,我们很难通过。尤其是携带了装备和给养。”


  “那么返回原地呢?”


  “都尔戛的军队每三天都要更换巡逻的路线,明天就是下一个更换期了,我们无法预知他们的行动。我们能顺利的到达这里,本来就有一定的运气了,好运气不可能一直伴随着我们,况且,一到白天,我们就必须潜伏下来,以防被巡逻的飞机发现,所以,再回原处太凶险了。”


  “这样啊,那河沿岸哪里可以通行?”特鲁图问道。


  “向上游走不远处有个渡口,可那里只有几条小船,我们连人带马根本过不去,再向上游走,进入三音诺颜,有一座桥可以通过,不过那里守备森严,我们六十多个人几乎不可能通过。”巴彦忧心忡忡的回答道。


  “桥上有多少守军”特鲁图问道。


  “大约一个加强连,还有重机枪阵地,不过,听说最近加强了军备,可能会有一个营的守军。”巴彦回答。


  “一个营?”特鲁图倒抽一口凉气,如果说一个连防守还有点希望的话,一个营要想硬闯简直是天方夜潭。


  “而且,科布多也好,乌里雅苏台也好,离开城市只要超过三天,必须有出发地的证明,我们搞不到这么多人的证明,混过去根本不可能。”巴彦无奈的道。


  “那蒙古的部队呢?”


  “为了防止我们渗透,政府的队伍都严格限制了活动范围,科布多的队伍基本不来这里。”巴彦又道。


  “看来形势很严峻,我们唯一的通道就是这座桥了,必须不惜代价通过。”特鲁图道,“兵贵神速,走,我们边走边研究作战方案。”


  几次惊险的与巡逻队擦肩而过,游击队悄悄的摸到桥边,这一座简易的双车道水泥桥,桥栏杆上装了大量的探照灯,大约是需要柴油发电吧,并没有全部打开,桥下传来柴油发电机“突突突”的噪声。特鲁图取出望远镜,观察桥头,借着月光,看到两个机枪阵地上布置了苏式捷格加廖夫DP-28轻机枪(使用60发弹鼓)、托卡列夫。马克沁重机枪,82MM迫击炮两门,甚至还有一门山炮,确实戒备森严,兵强马壮。河对岸布置稍逊一筹,但也设有一个机枪阵地,轻重机枪俱全。


  特鲁图观察完苏军阵地,和巴彦等几人回到潜伏地,将战斗骨干叫到了一起。开始布置作战方案。


  。。。。。。


  大约一个小时后,守桥的苏军哨兵听见远远的传来一阵不急不徐的马蹿声。桥头的哨楼里,一盏探照灯雪亮的光柱扫了过去,跟着就是哨兵大声问话:“什么人?”


  “我们是科布多守备旅的,在匝盆河沿岸搜索游击队?”一名游击队员用俄语大声回答。


  “守备军,守备军不许跨界巡逻你们不知道吗?”苏军的排长接过了话,大声道:“我看你们是游击队。”


  “亲爱的朋友,我们怎么会是游击队呢,游击队敢来伟大红军阵地送死吗!”那名队员大声回答。


  “不行,不许再接近,再接近,我们就要开枪了。”说着,那名排长端起一支步枪,哗啦一声拉动枪机,推弹上膛。


  马队应声停了下来,那名队员大声道:“别开枪,别开枪,我们不过去就是了。”二十余人的队伍停在了桥头两百多米远的地方。


  “我们没有跨界,我们从科布多换防到都尔戛的,因为这几天都尔戛闹游击队,我们才奉命出来巡逻的。兄弟们都很累了,走了半夜,人困马乏,想弄点吃的。”游击队员大声说道。


  “不行,不行。”苏军排长摇了摇头。


  “我们交换可以吗,这里有伏特加。”一名队员高高的仰起手中的瓶子。


  看着几个哨兵犹豫的眼神。排长想了想,道:“可以,你们只能过来两个人。”


  “好的,好的。”那名队员说着,慢慢的下了马,特鲁图轻轻的点了点头,跟着也下了马。两人拎着瓶子,慢慢的走向桥头的机枪阵地。


  见对面只有二十来个人,苏军排长并不紧张,这里两个机枪阵地,一个瞭望楼,壁垒森严,互为犄角,安全的很。


  两人走进哨位,上前自报家门,那名队员道:“我叫白音,这是我的排长,叫巴特,这次出门走的仓促,大家带的干粮吃完了,明天才能回去,不找点吃的,大家就得饿一天了。”


  说着,将自己和特鲁图的酒统统放在桌子上,道:“我们随便换点什么都行,别让我的部下饿着肚子回都尔戛。”


  苏军作战是不禁烟酒的,苏军的排长点了点头,示意哨兵去取面包和咸肉来。白音打开一瓶酒,倒在缸子里,自己先喝了一口,道:“来,远方的朋友,我敬你们。”将缸子递了过去。酒的清香勾起了那名排长的瘾,他猛灌一口,递给了身边的人。白音口才不错,滔滔不绝的讲着都尔戛的风土人情,笑话俚语,很快就和苏军混熟了,喝了一阵,白音道,“我的战士们在外面又渴又饿,让他们也进来吧。”


  即使这样,苏军的排长警惕性依然很高,道:“好吧,但必须把马匹和武器留在外面。”


  “可以,可以”白音欣然答应。向外面招了招手。二十余人纷纷下马,将步枪插入马鞍上的枪套中,有的拎着空空的水壶,有的干脆空着手。嘻嘻哈哈的走了进来。蒙古族和俄罗斯族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热酒、咸肉、面包,吃着吃着,就有人即兴跳起欢快的舞。


  苏军的大举入蒙,游击队的活动顷刻就转入低潮,百万人口的蒙古能有多少人参加游击队,在十数万苏蒙联军面前,根本就没有还手之力,苏军至此一直没有如临大敌的感觉。对游击队不够重视也就情有可原了。


  (https://www.23hh.com/book/140/140972/7172799.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