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许楠异世记 > 25.送年礼

25.送年礼


  卖了方子后,家里士气大振,大人们都心情明朗,干劲十足。

  卖方子的事情孩子们是不知道的,就怕他们在外面说漏了嘴。

  孩子们是最敏感的,家里的大人都喜气洋洋,他们也知道一定是家里有什么喜事。

  不过没有人问。

  进了腊月,人们已经开始采购年货了,豆腐干的销量几乎翻了一番。

  现在许铁每天都要往县城送一回豆腐干,每次都要送一百多斤。

  沈修身今天回家,许楠放学回家就和许经去了他家。

  沈修身好像更瘦了,不过他的精神很好。

  许楠和许经把上次借的书还给他,许楠问道:“修身,你上次给我看的诗集,有一首‘问菊’,做诗人为‘潇湘’,他的诗写的可真好,他在京城应该有一定的名气,是个才子吧,你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吗?”

  沈修身听好友这样问,竟然笑了:“根儿,你也觉得她的诗写得好,不过你说错了,她可不是什么才子,而是一位才女。”

  才女,果然没猜错,这位同乡真的是一位女性。

  许经不敢置信:“修身,你没骗我们吧,‘潇湘’是一位才女,那诗集不是参加诗会的才子们所作吗?‘潇湘’怎么又是一位才女了,她难道如祝英台一般女扮男装去求学了吗?”

  沈修身站起来,说道:“你们等我一会儿。”

  等他从里屋出来,手里拿着薄薄的一本书。

  他把书放下,说道:“这是老师送我的诗集,现在京城因为它都已经‘洛阳纸贵’了。”

  许楠把书放在他和许经的中间,方便两个人一起看。

  他俩一首一首的诗词读下来,不出所料,诗集里的书都是许楠所熟悉的,上辈子脍炙人口的诗词。

  沈修身看他俩看的认真,接着说道:“你们恐怕想不到这位‘潇湘’是何人,她是太子的一位妃子。‘潇湘’早在十多年前就名噪京城,可是没人知道她姓谁名谁,何方人士。直到这回‘潇湘’参加诗会,诗会以菊为题做诗,她夺了魁首,是太子陪她一起去,她的身份才曝光的。这诗集是当今太子亲自题字刊印的。”

  许楠听好友说完,心情复杂,一样是穿越,别人怎么就能混的风生水起呢。

  今天是腊月二十二,按照习俗,凡是订了亲的,男方都要到女方家里送年礼。

  许楠岁数小,家里的大人商量了一下,毕竟是第一年,不去的话不好看,学里也放了假,就让许铁套上牛车,拉着他去高岗村送节礼。

  许楠一开始不同意,他是真的没做好结婚的准备啊。

  家里人这次没能如他的愿,就连温和的陈氏都拉下脸教训了他一顿。

  高岗村离着得有十多里地,许铁本来打算用家里新买的那头骡子拉车的,许满囤说道:“用牛拉车吧,牛比骡子好看,用那头最壮实的黑牛。”

  牛比骡子贵得多,在乡下,家里有一头健壮的牛,绝对是值得炫耀的。

  今天家里早早的做了中午饭,等吃完饭许铁套上牛车就拉着儿子,带着礼物去给未来亲家送年礼。

  他们去的早,不过高岗离着这里也不近,等他们到了,正好吃午饭的时间也过了。

  高岗村的名字和它的地势有关,村子就建在一片高岗上。

  许楠的未婚妻家里的条件明显不好,也是,条件好的话谁会卖女儿啊。

  房子是低矮的土坯房,窗户上糊的窗纸是黄色的草纸,正屋的门口挂着的门帘是草编的草帘,裸露的土坯墙坑洼不平,房顶上还有坚强的野草在随风招展,院子里两颗瘦弱的枣树无力的伸展着细细的枝条指向天空。

  许楠知道自己订亲的对象家里穷,可没想到会这么穷。

  家里的主人大约是刚办过喜事,院子的墙上还贴着红色的喜字。

  有人听见声音掀开门口的草帘,是一个年轻的妇人,她看见许楠和许铁,立即放下草帘喊人去了。

  马上屋子里就出来两个男人并一个孩子,那孩子脸上脏乎乎的,还拖着两条鼻涕,也不知道是男是女。

  年长的那个男人满脸堆笑:“亲家来了,快屋里坐。”

  等看到许楠手里提着的大包裹,笑容更加真诚了:“来就来,还买东西干什么。”

  许铁:“这是礼数,又没买什么好东西,大哥别嫌弃。”

  等进了屋,许楠把手里提的东西放在屋里唯一的一张小小的矮桌上,给年长的那个男人行了个礼:“大爷。”

  男人也就是赵瓦片登时喜不自胜,立即把许楠扶起来:“好好好,读书人就是不一样。”

  等许楠坐好,赵瓦片立时吩咐:“老大,你赶紧去喊你两个大爷,就说亲家来了,请他们来作陪,去问问你娘,还有什么要准备的。”

  这是规矩,新女婿第一次和婚后第一次上门,本家都要来人作陪。

  今天是赵瓦片第一次见未来的二女婿,长得白白净净的,还知书达理,以后说不定还是个秀才老爷呢。

  家里的条件也是没得说,光是牛就有四头,女婿又是长孙,到时候家里的一大半家产还不是女婿的,自己说不定也能沾沾二妮的光。

  赵瓦片越看许楠越满意,当初是穷的没办法了,才给二妮订了亲,自己和媳妇心里还不得劲了好几天,没想到二妮却是个有福的,许楠的身子竟然好了起来。

  许楠是第一次到未来岳父家里,再加上许楠定亲后病就好了,周氏对未来的孙媳妇非常满意,因此准备的年礼很是丰厚。

  一只宰好的公鸡,二斤猪肉,六个大花馍,两包县城买的点心,几斤自家做的豆腐干,还有一块给许楠的未婚妻扯好的花布。

  一共花了二百几十文,真的是大手笔了。

  许铁解开包裹,把东西一样一样的往外拿,摆在桌上,等一会儿好让来人看清楚。

  赵瓦片的兄弟们住的都不远,很快就来到了。

  赵瓦片挨个的给许楠介绍:“这是你大爷,这是你二大爷。”

  许楠挨个行了礼,得到了好一顿夸奖。

  倒是自己的未来大舅子等了好一会儿才来,回来的时候,他肩上扛着一张大些的小方桌,双手提溜着好几个小板凳。

  跟在他后面的还有一个年老的妇人,手里拿着一个木托盘,托盘里放着几只茶杯,身后还跟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

  许楠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这是家里什么都没有,临时去借的。

  赵瓦片介绍道:“这是二妮的大娘。”

  许楠站起来行了礼,又喊了一声“大娘”。

  未来大舅子把小方桌摆好,又把小板凳放好,众人就都坐到了小方桌旁。

  刚借来的茶杯很快就摆了上来,许铁把带来的点心拆开一包摆在小方桌上,又给了那个小男孩和赵家的孩子一人一块一块。

  两个孩子接过点心塞进嘴里,转身跑进了里屋。

  他奶奶见他进了里屋,嘴里塞着一嘴点心,笑骂道:“小兔崽子,就知道吃。”

  骂完孙子她就对张氏说:“老三家的,这回你有福了,二妮的这门亲事还真不赖。这点心是县城杏花楼的,我在我妹妹家见过,一包就要四十多文,能买二三斤猪肉了。对了,二妮呢?”

  张氏倚靠着枕头坐着,,细声说道:“出去了,和大妮去兰嫂子家铰鞋样子去了。嫂子,你看女婿是第一次上门,要不让三妮把她喊回来?”

  村里人没那么多规矩,未婚夫妻见个面实属平常。女婿既然来了,总该让他见见自己女儿。

  老妇人低头想了想,说道:“老三家的,让二妮见见女婿倒无妨,只是二妮有见客的衣裳吗?刚才我进屋时看见二妮的女婿送来的年礼里有一块花布,想来是亲家特意给二妮扯的,趁还没过年,拿那花布给二妮做一身新衣裳,等过年女婿来拜年时再让他们见见。”

  张氏想想,知道嫂子说的也对,就点点头,把三妮叫到眼前来吩咐道:“你去你兰大娘家,找你姐姐,就说你二姐的女婿来了,让你大姐和二姐先不要回来,免得撞上。”

  那孩子答应了,一溜烟跑了出去。

  许铁和几个大人相谈甚欢,说的都是地里的收成,庄稼要怎么种才好,许楠插不上话,只嘴角带笑,规规矩矩的坐着。

  赵瓦片对许楠的满意又加上一分,不愧是读书人,多么稳重啊,村里和女婿差不多大的孩子,哪个不是皮猴,即使能坐住,那坐姿也好不了哪里去,哪像女婿,坐的板板正正,一看就是有学问的。

  茶杯里的水添了好几回了,许铁看看屋外的天色,感觉时间不早了,就提出告辞。

  赵瓦片兄弟们挽留一番,许铁道:“天不早了,路上还要走半个多时辰呢。等初六,让根儿再来拜年。”

  赵瓦片的大哥说道:“既然天不早了,那就不留铁子兄弟了。根儿初六一定要头晌来,可不能过了晌来了。”

  许铁替许楠点头答应了。

  第一次送年礼是需要回礼的,赵家什么也没准备,赵瓦片就让许铁把他们买的一包点心给带了回去,权当回礼了。

  赵家兄弟并赵瓦片的大儿赵有粮站在巷口,一直到许铁的马车走远才回家。

  许铁许楠父子刚出院门不一会儿,张氏就披上衣服下了炕。等赵瓦片几人回到家,张氏已经指挥儿媳妇收拾好亲家带来的年礼,桌子上只留下那包拆开的点心。


  (https://www.23hh.com/book/215/215769/1370103.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