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三国之大同社会 > 第二十六回:自来水大阵

第二十六回:自来水大阵


  自四月离开洛阳,在中原主持瘟疫防治,转眼就到了九月深秋。这时中原天气渐冷,再加上张机等人的协助瘟疫逐渐消灭了。就在此时,都城洛阳一带发生了地震。震塌房屋无数,都城洛阳也在震区,皇宫和城墙都有损伤。

  因此灵帝派遣使臣来宣周生回京,商议京城修缮一事。凡是看过品世茶楼和神农学宫的人,都不得不佩服周生的建筑技术。因此或许有人对被尊称为周生“小圣人”有异议,但是对周生被尊称为“当代鲁班”却是毫无异议。灵帝自己也去过神农学宫,尤其是品世茶楼几乎成了灵帝宫外的据点了,十天半个月总要去品世茶楼看戏听曲消遣。

  现在洛阳的品世茶楼的规模一再扩大,早就不局限于喝茶看戏了。它还涵盖了一些工艺品、文物等销售,和药膳餐饮,以及休闲娱乐。基本上有点类似二十一世纪的商业中心了,只是它针对的客户基本上是非富即贵,因此更加园林化一些,几乎就是一座大型的苏州园林。现在在洛阳的权贵圈中,如果你没有品世茶楼的VIP卡都是抬不起头的事了。尤其是品世茶楼中设置的儿童乐园引起了都城贵族夫人的热捧,这可是她们唯一的公共的社交场所啊。当然品世茶楼也开始在大汉的各个大城市建筑分店了。

  等周生回到洛阳时已经是九月底了,在家里刚刚洗去一路风尘,第二日就被灵帝宣进皇宫议事了。话说史书记载灵帝其人喜好诗词歌赋,钟情书法艺术和建筑艺术。本书前文就说了中国的书法作为一门正式的艺术就是灵帝下诏确立的。灵帝还是第一位发明自来水的人,他在皇宫搞了一套给排水,然后还要推广到整个洛阳城。可以说灵帝就像宋徽宗一样都是投错了胎,入错了行。至于野史记载的灵帝荒淫无度,安排宫女与狗,应该是后世的士族污蔑报复的。因为有宦官别出心裁,将狗打扮一番,戴进贤冠、穿朝服、佩绶带,摇摇摆摆上了朝。待灵帝认出乃一狗时,不禁拍掌大笑,赞道:"好一个狗官。"满朝文武虽感奇耻大辱,却敢怒不敢言。

  灵帝几次想征用品世茶楼,奈何朝中大臣为了自己的生活,竟然难得一致地反对灵帝的征用。周生有对他进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君上有兴趣时可以驾临品世茶楼与民同乐,这也是圣王所为啊。君上如果确实对现在皇宫的建筑不满,小臣可以为君上建设更精致的园林殿宇啊。因此灵帝才熄灭了征用品世茶楼的念头。这次地震宫室损害颇多,灵帝认为不如趁此机会破旧建新、大兴土木,这样朝中大臣的反对也会少很多,所以灵帝迫不及待地宣周生进宫商议建设的事情。

  周生听了灵帝的计划后,心想灵帝通过自己上缴的份子钱和卖官得来的钱看样子是钱包鼓鼓了,是一只天子号的大肥羊了,可以开宰了。再说现在是农闲时节,又有灾民需要救济,不如组织他们以工代济,这样正好一举两得。因此周生就给灵帝设计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建筑蓝图,它包括了古老的空调系统和遍布整个洛阳城的给排水系统。其实这蓝图中暗藏了周生对洛阳和皇宫的风水布局,可以说暗门多多。周生想道袁绍身上的真龙之气,心中暗暗冷笑。灵帝听得如痴如醉,连连赞叹道:“如果能够无忧无虑地居在这样的地方,就是神仙也不过如此啊!”

  只是刚刚兴奋了一会儿,就担心起自己的钱包问题了,向周生问道:“小爱卿,这大概要多少钱?”周生道:“大约要黄金二、三万斤。京都一带遭到地震,想必朝廷要拨款救灾吧。朝廷播出的救灾款有多少物资能落到灾民手里,哪就只有天知道了。君上何不把救灾物质当作工钱,支付灾民建设的工钱?这样岂不是可以一举两得!然后只要君上把小臣上交的份子钱预支两年,如果剩下的钱不够的话,小臣可以先行寻找天下豪族借贷修建,只要君上允许小臣收取自来水的使用费用用来还贷和使用维修就可以了。毕竟人们使用了自来水既然保持了干净卫生,可以预防一定的瘟疫的发生,又节省了人力,想必是愿意支付小小的费用。”周生呵呵地笑道:“他们可是在小臣的品世茶楼享受过了更衣的卫生啊!据小臣所知,京都可是有几家已经让小臣派人给装上自来水了。这样岂不是不用君上出一分现钱了?”

  灵帝一听不用自己掏腰包就可以兴建如此浩大的工程,简直如听天方夜谭,大笑道:“小爱卿真不愧是吾的财神爷啊,简直是具有点石成金的本事!行啊,就按小爱卿的计划执行,辛苦小爱卿回去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一个章程来,好在朝会上通过!七天够了吧?不够?不行,最多十天一定要拿出一个章程用来朝议!”周生听了一想,也行吧,反正整个朝廷没有人懂工程的,就搞一个初步方案和工程概算吧。于是周生无奈地点了点头应承了下来。

  好在经过一年时间的培养,再通过品世茶楼和神农学宫等工程的实践,周生已经培养了一批初级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在十天内周生终于赶出了一个初步方案和工程概算。在朝会上一讨论,朝中大臣一听,基本上不用国库和自己掏腰包,而自己在朝会上就可以四季如春了,在家里就可以享受品世茶楼的卫生了,从此就可以告别那黑暗的臭不可闻的茅房了!而且可以预防一定的瘟疫啊,要知道瘟疫可不管你是三公还是九卿啊!通过,这议案一定要通过!朝中大臣想明白后,纷纷上奏表示支持。

  在洛水上游的河边,如雨后春笋一般地兴建起了一栋栋移动式小木屋、帐篷、和砖窑,瓦窑、陶器窑(生产陶水管和洁具)等,这些窑洞先期都作为民房安置民工,等后期民工住处建设后后再生产砖瓦和陶器,先期制作胚胎。接着在洛水上修了一条水坝…,数十万民工得到了安置和就业。而且周生还组织了神农学宫的工科学生参予建设和机械设计等,美其名曰“实习”。就连搞文艺的神农学宫包括品世茶楼的戏曲培训生都在蔡邕的带领下每隔一个星期到工地进行采风和演出,借此宣传大同思想和移民交州的益处。为此蔡邕还特意教会了民工歌唱《诗经。硕鼠》,周生也写了《交州好》等一系列宣传交州的戏剧和歌曲。

  这时周生在去北疆前布下的后手在继续发挥作用,话说阳球、程璜等人虽然在今年四月把王甫和段颖陷害了,但是也把宦党和士族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已经达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到了十月份,阳球等人眼见形式日益艰辛,决定破釜沉舟、孤注一掷。阳球、程璜联络司徒刘郃、永乐少府陈球、步兵校尉刘纳等人密谋诛杀宦官,事情泄露,都被下狱处死,于是蔡邕在京都洛阳的隐患全部消除了。

  就在这时交州叛乱被平定的奏章传到了朝廷,不过主要功绩却不是周峰和黄忠等人,而是汉末名将朱俊。原来光和元年(178年),朝廷任命朱儁为交州刺史,前往平叛。朱儁受到任命,回到本郡检选家兵,调发士众,得五千人,分两路直奔交趾。到州界后,朱儁整束兵众,屯驻不动,派使者到南海郡察看虚实,宣扬威德,接近半年时间没有对梁龙等叛军发动过进攻,因此灵帝心生不满。再加上周生一时也没有想到是朱俊在领军平叛,而自己又想谋取交州作为根据地,因此冒冒失失地向灵帝建议排周峰、黄忠等人去平叛。

  等周峰等人到了交州后,朱俊已经布局完成,即将发动平叛战争。看都周峰、黄忠等人奉旨前来接管平叛事宜,心中极为失落和消极,这不成了前人栽树,后人摘果吗?可是面对黄忠的化劲级的绝世武功和北疆诛杀鲜卑西部大人的赫赫军功,却有无可奈何。等到看到周峰等人制定的对蛮族的管理办法后,又不得不佩服周峰等人的目光长远。就在朱俊自感仕途灰暗,准备卷起铺盖黯然退场时,周峰却主动挽留朱俊,并依然让他主持平叛的军事活动,并派遣黄忠等人在他帐下听命。朱俊只觉得“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对周峰等人感激得五体投地。要知道这时黄忠的官职还在朱俊之上,而能否主持这场战争并取得胜利却决定了朱俊的政治生命啊。

  于是又过了三个月,周峰在南海郡的地位已经稳定,在庞德公等人的支持下,与阴山县类似的政策也得到了执行,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同时在当地寻找到的几个蛮族头领也从阴山县实地考察回来了,对周峰治下阴山县的蛮族生活极为羡慕,对周生所说的民族政策也深信不疑。

  于是周峰一面把这几个蛮族头领派出去四处游说蛮族来降,一面派遣朱俊调集七郡兵士,黄忠率领数千水军,水陆并进、一齐进逼。朱俊在陆路上大张旗鼓,步步为营。黄忠却率领数千水军,在当地土著的带领下沿着海岸线,绕道北部湾,再溯红河而上,兵锋直指叛军老巢—交趾郡郡治龙编城。当黄忠等人神不知鬼不觉抵达龙编城时,龙编城内依然歌舞升平,毫无所觉。是夜黄忠亲自带领一起从北疆南下的十几位武林高手,趁着夜色翻越城墙,偷偷大开城门,放进大军发动偷袭。由于城中叛军毫无戒备,又没有精兵良将,老幼妇孺居多,所以被黄忠等人一鼓而下,天还没有大亮,龙编就被黄忠切底占领了。等到龙编被占,家眷被俘的消息传到前线叛军耳内时,叛军军心大乱,将无战心。于是朱俊趁乱回军掩杀,终于亲自斩杀了梁龙,逼降几万人,旬月之间,州郡平定。战争过后,周峰趁着大胜的威慑,又派出大量人员进行宣讲教化。于是交州增加蛮族人口数十万,一时大大缓解了交州人口不足的问题,很多建设也得以开展,交州的经济在飞速发展。

  周峰也不掩饰朱俊的功劳,在奏章中如实夸奖了朱俊。周生在朝中再暗中略略地为朱俊活动了一下,于是朝廷论功行赏,封他为关内侯,食邑百户,赐黄金五十斤,并征他入朝任谏议大夫。由周峰行交州刺史一职,封关内侯食邑一百五十户。黄忠中郎将假水军都督,总督大汉水军,不过由于大汉的主要敌人是北疆的胡族,因此水军被朝廷忽略了。


  (https://www.23hh.com/book/65/65246/344684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