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霂兰劫》之孝贤皇后 > 第5章 年少钦差

第5章 年少钦差


  在荟云楼怒打纳兰,为琵琶女赎身的究竟为何人,他就雍正帝第五子,后齿序排行第四,人称四阿哥的皇四子弘历。弘历学识广博、年少有为,深受雍正帝器重。当年康熙帝初见弘历便认为他将来是有大富大贵之人,遂喜爱异常,带他入宫,留在身边亲自教养。

  弘历此行是受皇父雍正之命,以钦差之名来察哈尔密办公务的。七夕前夜他与当地商界巨贾共同议事至深夜,次日醒来已是中午。在进午饭时曾听说,当晚在沭阳门一带要举办庙会,将是十分的热闹。连日来操办公务,弘历也感身心俱疲,如今此次钦差之行,任务已完成十之有八,就差一件未办却也不急,弘历心想到庙会游玩一番也好,就当是缓解心情了。

  用过晚饭,还未等天黑,弘历便与侍卫先行登赴南山,到佛寺焚香祷告,为国祈福。他手持佛香虔诚的跪拜在佛像之前,心中默默祷告:“愿皇阿玛龙体康健,福寿万年,大清国祚昌隆,千秋万代。”然后双手持香合十,叩头行礼。

  庙门口有一算卦郎中正手持签桶,盘坐在兽皮之上,待弘历从面前经过,他口中便悠然说道:“公子相貌堂堂,器宇不凡,实乃权贵之人。”

  弘历不免驻足,心想我穿着本是低调,这人为何说我是权贵之人?他转身瞧那郎中,见他那副模样似乎有些玄奇,随即问道:“先生何以见得?”

  郎中答道:“方才老朽见到公子跪身行礼甚是虔诚,而且礼数如此周详,仪态这般标准,若不是家教良好,何以致此?老朽虽不知公子心念何物,但我想与那平常富家子弟自是不同,断不是祈求风花雪月之事,应是为国为家,为忠为孝。”

  弘历起初以为,这郎中不过是为了些银两,胡乱阿谀奉承他而已,但听他一番释读,觉着这郎中相人的本领也是入木三分,颇有道理。

  那郎中接着说道:“再看门外那两位公子,身材高大,不怒自威,宛如两尊门神,这不是来自镖局就是出身行伍,他们二人从进门来便是对公子您毕恭毕敬,做你卫士是不会错的了,能有此二人做卫士者,可谓权贵?”

  弘历答道:“先生睿智。先生既然留我,不只是为了向我倾诉你你所悟之事吧?”

  郎中到:“当然不是。一来,见得公子宛如仪表堂堂、气宇不凡,心中尤为赞叹。二来也是想留公子测上一签,付我些银两,家中尚有妻儿待我买米下锅,三来公子方才为国为家虔诚祈福,却未求自己,我见你额中泛红,今日又恰逢七夕,愿为公子测测姻缘。”

  弘历听得也是一笑,心想这人说话倒也直爽,所得钱财不为淫邪,而为家中妻儿,算得好人一个,左右闲来无事,不如测上一测。

  弘历手执签筒,心排杂念,脑中便生姻缘二字,用力摇了几下,一支竹签应声落地,郎中将其拿起,口念签文道:

  “风弄竹声,只道金佩响;月花影移,疑是玉人来。”

  弘历好奇的问道:“这签文所述,是何意义?”

  郎中说道:“恕老夫之言,此签为姻缘签中固有一句,确为上上之签,但这签也实为哑签,就是签文只道出了这姻缘芥蒂时的蛛丝马迹,大概与风竹月玉有关,却不曾悉数道明,老朽不敢期瞒公子,望公子见谅。”弘历掏出银子递给他说道:“多谢先生,告辞。”

  在下山的路上,弘历心中不免呢喃的回味起刚才抽到的签文:“风弄竹声、月花影移……”,只是百般思索也难解其意。

  侍卫问道:“不知阿哥此行还有何事未办,我等也好先行为主子打点。”

  弘历到:“唯剩考问察哈尔官员一事。再过几日,我便进驻总管府,你们不必提前安排,只提着圣旨腰牌临时进府便可。”

  身旁侍卫到:“阿哥办差劳苦,今日恰逢当地举办庙会,我们不如到山下瞧瞧热闹如何?”

  弘历欣然答应道:“我也正有此意,全当是体察当地的风土人情了。”

  侍卫道:“嗻。”主仆三人牵着马匹步行下山,策马奔向沭阳门去了。

  一切都是机缘巧合,还真的应了那签文,竟在古玩街那一片竹玉之地邂逅于富察。弘历细细想来,这缘分似乎冥冥中早有安排,富察美若仙人是真,但人性品行如何却未曾知晓,弘历不是好色之徒,虽恋于富察美貌,但并无轻浮之心,遂赠送玉石之后拂袖而去,并未继续攀谈。他心中假设,若是这女子贤良淑德,品行嘉良,他日做我王妃,岂不美事一桩

  在庙会上听闻察哈尔的荟云楼来了位琵琶女,样貌美艳,琴艺超群,弘历决定去瞧上一瞧,却不想遇到纳兰闹场,逼出紫月说出坎坷遭遇。这纳兰混账泼皮,品性不端,惹得弘历仗义出手,为琵琶女赎身。弘历心想,待我赴总管府考问官员时,必要将此事说个明白。

  三日后一早,弘历带领侍卫奔向察哈尔总管府衙。到达府衙门口,三人在下马石处翻身下马,系好了马匹,径直朝府门走去。衙门卫兵接过侍卫递上的鎏金腰牌不曾认得,只见正面上刻有“御”,背面刻有“钦”,却不知为何物,遂叫弘历三人在门口稍等片刻,他即刻进府通禀师爷。师爷拿到牌子后仍不知何物,见这腰牌的形制甚是精美考究,便知这三人出身不凡,当即放下手中公务,拿着腰牌奔向李荣保的案堂。

  李荣保正在审阅官文,见师爷神色慌张,气喘吁吁,忙停笔而问:“何事慌张?”

  师爷急忙说道:“启禀大人,府衙外来了三人,手持金牌,欲求见大人,您看!”他拿出那腰牌呈于李荣保。

  李荣保接在手心一瞧,惊得站起身来,问道:“来者是何装扮?年有几许?”

  师爷答道:“平常打扮,年龄……应不过二十岁。”

  李荣保更是惊奇,喃喃自语道:“这等年轻?”他思索片刻,继续说道:“你不要声张。”他招手示意师爷附耳过来,李荣保低声交代师爷一番,遂吩咐下人,拿出朝服补挂,伺候更衣。

  师爷仍不明其中道理:“大人这是为何?”

  李说道:“莫问,你快去将那三人领到我后厅书房,切勿与他三人说些闲话。”师爷道:“卑职听命。”

  弘历三人在门口等了些时分,见得师爷出门相迎,他施礼拜过说道:“我家大人在府内恭候,有请三位公子随我入府。”

  弘历笑道:“入府!”

  管家引着弘历主仆三人来到后厅书房,向三位施礼说:“请。”三人进门,管家在外把门关好,便独自去了。

  李荣保头戴红缨官帽,身着朝服,颈系朝珠,从屏风后快步走出,来到弘历跟前,他双手抚下马蹄袖,跪倒便拜:“钦差大人在上,卑职察哈尔总管李荣保,拜见钦差大人。有失远迎,望大人见谅。”

  弘历环视书房,淡淡说道:“不碍。”

  李荣保接着说道:“下官听府人说钦差大人身穿便衣,便知大人是微服私访,遂为保密期间,未在府门拜见,这才引得大人来得书房。”

  弘历到:“李大人果然深明事理,你这么做甚得我心,起来说话吧。”

  李荣保起身问道:“不知钦差大人来察哈尔府有何公干,还请大人示下。”

  弘历道:“李荣保听旨。”

  李荣保赶忙再次跪身,侍卫从怀中掏出圣旨念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赐皇四子弘历为钦差大臣,行户部事,赴察哈尔密办西北用兵之粮草,暨考核察哈尔府衙从二品以下、正四品以上官员之政绩,返京后奏报吏部。钦此。”

  李荣保一听是四阿哥弘历,心中万分惊诧,忙跪身转向弘历,叩头不起,口中念道:“不知四阿哥莅临察哈尔府,未曾礼迎,实乃臣之罪过。给四阿哥请安,四阿哥吉祥。”说罢又叩头在地,不敢起身。

  弘历说道:“本是私访,你又怎能知晓,不知者不罪,李大人请起。”

  李荣保道:“谢阿哥。”他起身说道:“启禀四阿哥,您到察哈尔密办行军所需粮草,为何卑职未听得一点声讯呢?阿哥若能提前吩咐卑职,卑职也好略尽犬马之劳。”

  弘历道:“即为密办,便不得让更多人知晓,所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几日我隐匿皇子身份,与察哈尔的商界巨贾商谈高粱麦米之事,正是为西北用兵,筹办军用粮草。”

  李荣保道:“下官即刻命察哈尔将军调集兵马,护送军粮。”

  弘历道“不必了,此番我早有安排。”

  李荣保道:“愿听阿哥教诲。”

  弘历道:“行军之事最要紧的是一个‘密’字,我隐匿成商人以户部之名为兵部采办粮草,实乃学自我十三皇叔允祥。我皇阿玛登基初始,海内未尝安定,这几年多有用兵,而百姓却未知曾有战事,这是为何?”

  李荣保道:“回禀阿哥,卑职不知。”

  弘历说道“十三皇叔,深受皇阿玛器重,每次用兵时皆为三军筹备军需。他利用晋商在全国秘密采购军粮,再以贩商为由,将粮草运至前线军营,别说是百姓,就连这许多商贾也是以为京城或者江南一带,有粮商欲投机做大、谋取暴利才大量收购粮草,却未曾料到是朝廷之谋、官府所为,这就是怡亲王处事高明的地方。”

  李荣保道:“谢四阿哥教诲,卑职明白了。”

  弘历说道:“按皇上圣训,你即刻召集府衙正四品以上官员至此,我要逐人考核。切记,圣旨只有你一人看过,不要说明我皇子身份,更不要说出我密办粮草之事。”

  李荣保道:“嗻,臣定当守口如瓶。”

  李荣保带着府衙正四品以上的官员,依次进入案房,按职务级别,分班而列。弘历吩咐拿出相关账目及要事记,逐一过问,考核官员是否熟识所司事物,政绩如何。李荣保应答入流,弘历甚是满意。又考问其他官员,满意者虽多,但仍有不尽心意,马虎大意者,弘历一一记录下来,以作考评。

  待考核完毕,弘历遣散其他官员,独留李荣保在案房听命,李荣保跪身赔罪到:“是卑职教导无方,提点不力,导致下属不称官职,请四阿哥降罪。”

  弘历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方才那几位也只是对相关账目不甚清楚,并非贪庸之才,你回去好好教导便是。”

  李荣保道:“谢四阿哥。”

  弘历接着说道:“你为政清廉,造福民间,察哈尔百姓对你赞誉尤佳,更难能可贵的是,你能心系吾皇,祈福大清,为人臣子该当如此,正如你所说:‘只有我们做臣子的,齐心协力,造福百姓那才是不负皇上隆恩!’”

  李荣保又跪地施礼说道:“谢四阿哥赞誉,卑职必当鞠躬尽瘁,效忠朝廷。”李荣保暗中心惊,我在府邸摆设酒宴,这酒席间所说的话语怎能一字不差的被四阿哥说了出来?他心中惊叹之余,只感到这皇四子弘历,能力深不可测,令他更加敬服畏惧。

  弘历接着说道:“你这府衙下属,可有纳兰□□一人?”

  李荣保答道:“却有此人,纳兰□□便是察哈尔藩镇将军。”

  弘历道:“其可有一子名为纳兰申德”

  李荣保道:“这……恕卑职不知。”

  弘历说道:“我前些时日,微服体察民情,见有一人自称纳兰申德,为藩镇将军纳兰明惠之子,此人欺压汉族百姓,轻浮民间女子,这等官宦子弟,若不加严惩,将有损官府之威严、八旗之威武,我满族入主中原以来,怀柔各族百姓,自世祖、圣祖两朝始终持此国策,他身为满族官员竟这番欺压汉人,长此以往若激起民变,你可承担的起?”

  李荣保惊恐万分,忙跪地说道:“臣却不知此事,平日里只对官员耳提面命,却疏于提点官员对家眷的自律,若不是受阿哥训教,臣还不知自己险些酿成大错,请阿哥降罪于卑职。”

  弘历释然说道“你虽有错,但罪不在你,纳兰明惠带兵有方,唯教子不严,罪责在他。这事交由你处理,你需查清此事,安抚百姓。”

  李荣保道:“卑职遵命。卑职明日必将严查此事,给无辜百姓一个交代。”

  弘历道:“迟了,明日是惩处纳兰申德的日子,你今日就速速去办。”

  李荣保道:“卑职遵命。”

  弘历长舒口气道:“惩此恶人,我这趟察哈尔之行也算圆满了。”

  李荣保道:“四阿哥为国事操劳多日,既然公务已经悉数办完,不如就在府衙安歇几日吧。”

  弘历道:“不了,一会我在你这里用过吃食,就即刻返京复命了。”

  弘历让李荣保不必陪侍,主仆三人吃过便饭就出府门去了。李荣保率领府衙众官员跪送钦差大人返京,待弘历三人策马走远后,方才拂尘起身。李荣保心中叹道:“四阿哥做事机警,心思缜密,有着天家威严,皇族风范,他日必成大器。”他回身向各位下属说道:“我等必将谨记钦差大人训辞,日后精进所司之职,不负皇上隆恩!”众人齐声允诺:“卑职谨记!”


  (https://www.23hh.com/book/79/79227/4145175.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