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裂变 > 第三十五章 剑指三晋

第三十五章 剑指三晋


  想了半天,他又看了看蒋世杰,道:“你怎么知道李想将来不会成为一个新军阀?”蒋世杰道:“笠僧,你去陕西看看就知道了,李想绝不同于其它的督军,平时,他根本不过问军队的建设,也不强求军人加入民联,只负责军校的课程,甚至军校的教育长也一直由于水兴担任,他根本无意培养一支只忠于他个人的军队,公开场合,他都要求大家称呼他省长而不是督军,民联党内,也并不以军人为重,各厅的厅长、甚至研究院的院长,都对省务党务有决定权,这是一个真正开放、民主的党团,是我所见的中国希望。。。”


  经过一天的苦劝,胡景翼终于答应了蒋世杰的要求,同意陕军使用京汉铁路运输军用物资,而此时,陕军的三个预备役团已开赴泌阳、南阳、舞阳、临汝、新野等豫南地区,将整个豫西、豫南控制在陕军手里,跟着民联的大批工作队、督察组纷纷开赴河南,执行新政,在部队的强力支持下,推进土改,开发资源、兴办实业,为了震摄湖北军阀萧耀南,陕军预备役九团和留守泌阳的高敬部第七团,组织了一次步炮协同演习,算是给这个京汉铁路大罢工的刽子手一个下马威看看。这时的陕军已在全国打出了名声,精良的装备,骁勇的作风,无不为其它军阀所敬畏。


  一面李想又修书结好,毕竟同为直系门庭,顺便送上若干箱鸦片作为礼物,这种在陕西一毛不值的东西,在全国其它地方还是硬通货,由于香烟的替代作用和极为严厉的法律限制,鸦片在陕西境内已无法流通。不过蒋世杰和高敬还是带了不少,出门在外,李想可没那么多真金白银给他俩打通关系,明知这样做不对,对于资金缺乏的陕西,也只能这么着了。


  四边既定,高敬师折向西北,兵锋直指风陵渡,磨刀霍霍,直指三晋。


  经过新兵补充,蒋世杰、高敬所部各增到一万余,除了三个步兵团,增加了重炮团、辎重团、工兵团、通信营、侦察营,已初步变成欧美一样的多兵种合成师。


  而此时的阎百川,正在太原接待刘镇华,这时的他并不象十年之后一样,拥兵数十万,这也是李想急于拿下山西的原因,一则山西资源丰富,易守难攻,二则几年后阎锡山坐大,其17个师十几万部队,可就够自己受的了,阎锡山经营山西有方,位于太原的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已建成完备的军火生产线,可生产步机枪、火炮、弹药等,绝不是镇嵩军能比的。晋绥军善守,其旗下猛将如云,傅作义就是他第一号猛将,只是这时还是个小小的营长,还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如果真让这些人都成长起来,陕军就真要打成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了,晋绥军这只虎,一定不能让它坐大,而此时的阎锡山,仅仅有十几个团,五个旅不足三万人(其商震部混成第一旅在湖北被孙中山讨逆军大败,全军覆没,损失惨重),这一下刘镇华来投,带来一万之众,使晋绥军扩大到四万人余人,阎锡山并不缺装备,焉能不欢喜,他也不相信李想敢打他,刘镇华的豫西地瘠民贫,又是四战之地,比不得山西关河险要。但越是不信邪,邪神就撞上门。


  这时的山西,仅仅有一条正太铁路,南北同蒲线连纸上都没有,而山西南北狭长,东西吕梁山脉与太行山脉相夹,晋南的运城物产丰饶,有“得上党者可以得中原,得中原然后得天下的”说法。


  望着滔滔的黄河水,高敬有点犯难,虽说北方水少,黄河水流较缓,可依然是这个时代的天险,架桥基本不可能,不过只要有足够的渡船,部队还是能渡过去的,而对于携有重炮和坦克的高敬部,如何找到足够的重吨位船舶,还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恰在此时,龙海发来电报,要他等一个星期,届时他将在黄河天险架起一座可以通过重炮和坦克的桥来。早在一个星期前,120大队在王守身的带领下,已偷渡过去100余人,这时的120大队,已发展到三十个分队,四百余人,通常由四个正副队长各带一部,配合正面作战。随同他们一起行动的,还有一个加强营的兵力,打算在架桥的同时,夺取对岸渡口,永济县城。


  对这一计划,高敬是不同意的,开玩笑,一个加强营,就整个120大队出洞,也不可能坚守永济多长时间,晋军可是在运城有两个旅一万两千余众,一起压过来,就是踩也把他们踩死了,可李想坚持这一计划,并保证架桥时间不会超过一天。


  虽说高敬对龙海开发的武器百分之百的满意,全师官兵无不喜爱,就算自已的配枪,比白朗宁还要精致(PPK仿型),真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可要让他相信一天能架起黄河大桥,他怎么听都觉得是天方夜谭。


  不过他还是制订了备份方案,大量的民船还有一些汽轮都被他调了过来,一但架桥受阻,他也有把握渡过去一个团,这个团只要坚守三到五天,他全师除重炮营外,都可以渡过黄河,胜利依然会站在他这一边,以陕军之能攻善守,他不信一个团守不了三天,何况还有120大队的袭扰破坏。


  7月31日,高敬迎来了西安机械修造厂的技术人员,从潼关车站开来长长的汽车队伍,是西北高等军事学院汽车营的,这些人个个都是极为老练的驾驶员兼机械修理工。带队的竟然是校长于水兴。


  高敬连忙迎上去,道:“于校长,怎么你也来了。”


  于水兴看着长长的车队,感慨道:“我这个校长,肩负为陕西培育新式军官的重任,对这种可以改变战争法则的重大技术革新,怎么能不关注呢?”


  看了看于水兴身后长长的车队,高敬道:“这个。。。可靠吗?”


  于水兴看着车队,就象看着自己的孩子,斩钉截铁道:“不是可靠吗的问题,是百分之百的问题。我要是你,就把坦克和装上步兵的汽车派到最前方,一旦架好浮桥,就以闪电般的速度,拿下永济、芮城、运城。”


  高敬擂了他一拳道:“军中无戏言,李省长和龙厂长坚持这一方案,我想他们必有实打实的解决办法。刘小顺二团为主组成的突击群,就等着出击了。”


  夜,时钟指向凌晨二点,渡口对面响起了零星但是极有节奏的枪声,几乎听不到手榴弹之类的爆炸声,枪声越来越稀,不多时就停止了。这边的高敬和于水兴都明白,这代表王守身的120大队,已成功夺取河对岸的渡口阵地,跟着三颗绿色信号弹升空,从开打到结束,不过短短的二十分钟,守军一个营就被歼灭,听着突击步枪短点射的响声,估计都不够二百响,看来守军不是大部被俘,就是被冷兵器灭了口,高敬基于王守身的“恶名”,很不希望是后者,晋绥军大多是子弟兵,他可不想被山西人反感。只能心中暗暗祈祷李想对王守身的教育起点作用,对晋军是俘虏而不是杀戮。


  天刚蒙蒙亮,汽车马达声,机器轰鸣声,响成一片,西安机械修造厂的技术队,迅速在河边选址,以载重汽车和坦克为支撑点,放下汽车上的舟桥,技术人员迅速将舟桥放在河中,用固定销一点一点连接起来,舟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河中延伸,等候在河边的官兵都吃惊的看着这座钢铁浮桥向对岸爬去。仅仅只用了四个小时,天堑黄河上就飞起一条钢铁浮桥,刘小顺一声令下,24辆PT17坦克轰隆隆开了过去,跟在后面的是装载步兵的卡车,辎重车,高敬见状,与于水兴握手而别,跳上一辆卡车。


  于水兴默默的看着车队渐渐远去,神情肃穆。每一位将军都希望自己在沙场上建立功勋,而他却肩负着为陕军锻造一支后备军官队伍的重任,他必须把最新的作战思维和理念灌输给每一个年轻军官,李想让他离开战场,却不是让他远离战争,他要为陕西磨砺出最锋利的宝剑,斩将杀敌。就在他来潼关之前,李想专门找他谈话,希望他能以军校学员和教官为骨干,训练一支蓝军,并打算拨款成立一个合成训练基地,让陕军的对抗演习成为常态,他深知身上的重担,所以,他从不敢放过任何一次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的学习机会,在西安,他最多的时间就是泡在图书馆里,装甲战、闪电战、大纵深作战、无限潜艇战、战略空袭战。这些李想从后世带给他的精神财富,让他从不后悔自己离开热血沸腾的战场。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脱离了这个时代,每到一地,天气、地形、水文、地质、民风,在他的眼里,战争已不仅仅是军人之间的撕杀,而是受战争环境中一切因素的影响,当然,受思想所限,他不可能成为象粟裕一样的战略家,但作为一个将军,一名教官,他无疑是最合格的。


  望着浩浩荡荡的部队开过浮桥,于水兴按下激荡的心情,向自己的战马走去。由于此时的陕西并不想把经济建设转入战时体制,所以不必要的装备就都省了,越野车,装甲车,还是等需要时再开发吧。对于还处于一战思维中的军阀,现有装备和作战方式足以应付。


  自己该作的都作了,下面就看高敬他们的三板斧了。


  8月1日,陕西大军渡过黄河,踏上三晋大地。


  每一次陕军作战,如果有细心的观察者,就会发现无一雷同,空地联合,装甲突击,特种作战。只是,东海之外的那个国家,意识到这些变化了吗,正因为强敌在侧,所以李想亮剑,从来只剑出三分,他不能过早的使出全力,不能让东海之外的那个强敌学到更多的东西,那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https://www.23hh.com/book/140/140972/7172746.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