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尚小说网 > 裂变 > 第三十七章 谋定太原

第三十七章 谋定太原


  窗外雷鸣电闪,大雨如注,李想在房间来回踱着步,很难下定这个决心,可以说,自己的三支机动部队全部压上了,如果打成持久战,陕西和豫西的空城计可就唱不了多久了。


  千里之外的高敬,也在指挥部里抽着烟,呆呆的看着地图,速战速决,是他唯一的选择,


  李想叫秘书文之江从作战室借来了份绝密文件,这里记载了太原战史上两次被攻克的过程,一次是一九三七年十一月日军第5、20、109师团攻克太原,只用了短短的四天,一次是徐向前率部一九四九年攻克太原,这一仗解放军动用25万大军,攻坚半年,伤亡45000人,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攻坚血战。这也是李想最怕的结果,两战的人数对比:6:1,2:1。


  日军为何只用了几天,解放军却用了半年,李想仔细阅读着文件,这里的地名都被隐去了,只有李想知道这是发生在真实时空里的真实事件。


  看来看去,李想叫过了文之江,给高敬发去了一封电报,内容只有一个字:乱。


  高敬看到这封电报,又把它转给了清源西线指挥的于水兴,及陕一师蒋世杰。


  于水兴看到这一个字的电报,陷入了沉思,三个方向指挥员都在苦苦思索如何实现这一目的。


  下午,高敬和蒋世杰都接到于水兴的电报:蒋、高二师长:我部宜利用豫军与晋军的不信任,动用多种作战手段,打乱对方之军心、决心、民心,以求迅速瓦解敌防线。欲今夜在太谷议定作战计划。”


  经过一夜的筹划,三方拟订了作战方案。


  第二天,高敬部率先从太原以南向清徐发起攻击,陕军在强大的炮火和坦克的支持下,清徐很快陷落,第九师进逼榆次,阎锡山命第三旅和镇嵩军第七、第二旅防卫榆次,打算给高敬部以一定杀伤后主动后撤,双方在榆次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刘小顺部几次攻入榆次,几次又被赶出,看样子阎锡山守卫太原的决心十分坚定。


  经过一天的激战,高敬部在付出七百余人的伤亡后,主动撤出战斗,由于熟悉陕军擅夜战,守军夜晚比白天还要紧张。


  白白紧张了一夜,陕军并没有偷袭,天近拂晓,一列火车开进榆次车站,由于此时正太铁路还在晋军控制中,苦战了一天的晋军以为来给养了,纷纷离开阵地,火车一进站,车门、车窗打开,等待晋军的,却不是辎重给养,而是黑洞洞的枪口,整整一个团的士兵,端着各式轻重火器从车厢里杀出来,打了守军一个措手不及,高敬部立刻发起了攻击,内外夹攻之下,第三旅和镇嵩军残部全军覆没,高敬部进至太原郊外小店镇。


  对于这一结果,阎锡山并不惊慌,陕军历来多诈,自己吃了小亏,仍有再战之力。


  第二天,一觉醒来的太原守军,忽然发现一夜之间南面、东面多出数不清的军队,坦克、大炮。足足好几个师,阎锡山听了大吃一惊,这些人是从哪里来的,怎么自己一点也不知道。亲自上山观察,果然是真的。


  上午十点,东、南两个方向几百门火炮齐声怒吼,中间还夹着150以上的重炮,炸得防军阵地一片火海,东山要塞到处硝烟弥漫。


  炮火一停,陕军就发起试探性的小规模冲锋,一遇到抵抗,又是一阵扑天盖地的炮火,断断续续的炮击打了整整一天。当天西线也接到发现大量陕军的报告。


  入夜,旱西门、小东门、大北门、水西关,突然响起的枪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跟着就是剧烈的爆炸声。搞得一夜人心惶惶。天还没亮,早起的人就发现城中到处都是标语、传单,以及来不及搬走的巡逻队死者,显然夜里发生了激烈战斗,陕军已打进太原城的消息立刻开始四处传播,摇言四起。


  天一亮,西山阵地也遭到陕军大军攻击,守军报告对方发起营团规模的攻击,虽然被打退了,但兵力估计超过两个师,且动用了100MM以上的重炮。阎锡山一下子懵了,西线两个师、南边一个重装师,东边有三四个师,陕军一夜之间在自己周围聚集了六七个师的重兵,从历次战报来看,陕军一个师的战斗力抵得上镇嵩军三个师,那起码抵得上自己两个师,六七个师,天哪,光兵力就有十几万,东南西三面算起来,足足有六七百门大炮,这太原怎么守,自己加起来不过几十门炮,还没有七十五MM以上的重炮,这仗怎么打。


  马上命作战处主任王靖国把刘镇华叫来,问他怎么回事,刘镇华只好说自己是被陕军四个师打败的(说两个师太丢人),对方足有五六万人,可能这次是把老本都压上来了。陕军历来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加之陕西省工业实力在全国都是出了名的,自己能生产105以上的重炮(152很少产,外省并不知情),装备得起这么多军队,看他们机枪火力配到班排,就知道其战力是如何强悍。此时,十万陕军兵临城下的消息也在太原城内不径而走。人心浮动,已有不少富商从尚未发现敌踪的小北门逃走,逃向忻州、大同。


  东面的三四个师,大部只能从正太线运来,其它方向都是山高路远,可自己怎么从没听到任何消息,从井陉到阳泉、寿阳,一路好几百公里,人都死绝了么?这五六万人马自己从天上掉下来了?如果不相信,可自己亲眼所见的几万人马又是从哪里来的,强大的炮火和攻击力让东山守军吃尽了苦头,更重要的,是守军被陕军强大的实力搞得士气降到了冰点。


  他根本不知道,这参加表演的,很多是陕军工兵部队,近十吨炸药造成的烟火,真真假假的军事目标,的确唬人,不过,这其中仍然夹杂着上百门火炮。蒋世杰的部队,也得到胡景翼帮助,趁着夜色兵不血刃的夺占了正太路上的屯兵据点。各部师属、团属侦察营、侦察连在120大队带领下开展破袭战,让蒋世杰的一个师实现了秘密开进。


  一连三天,白天城外是漫天的炮火,强大的攻势,晚上城内是不断的爆炸,无情的狙杀。


  于水兴的疑兵计终于见效了,很快太原城内完全混乱,见固守无望,陕军又围三阙一,首先镇嵩军选择了弃城而逃,传导效应很快感染了晋军,守军从最初的零散逃兵演变成整建制溃退。纷纷开拔,逃向太原以北。


  阎锡山的宪兵团应接不暇,甚至有部分宪兵团的士兵也选择了逃跑,陕军趁机展开宣传战,只办刘镇华,向他讨要镇压革命、滥杀无辜的血债,至于阎锡山,只要愿意下野,陕军决不为难。


  城外野战工事里,被陕军炮火蹂躏的晋军早没有了士气,不断出现逃兵,又听说陕军不会对晋军士兵追究责任,愿意当兵的,继续当,愿意回家的,发路费,哪里还有人想拼命,何况明知是死。


  第五天,在高敬悄悄集中了所有的炮火之后,对东山发起总攻,经过一天的激战,在付出近千人伤亡的代价后,占领东山,附瞰太原城,太原的防卫屏障,已失去了一半。


  见颓势不可回,阎锡山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大部刚刚撤到阳曲,早已等候的于水兴轻装第十三团及十四团两个营,对晋军的侧翼发起攻击,晋军毫无斗志,一触即溃。大撤退变成了大溃退。


  师不见旅,旅不见团,阎锡山见状,心知无力回天,并不在忻州组织防线,一路向大同退去。


  于水兴下令,所属各部,务必以最迅捷之速度,与晋军缠在一起,不要怕乱,不要怕孤军北上,歼灭敌军的任务,交由后面的高敬、蒋世杰。


  于水兴一路北上,忻口、原平、宁武、直到包围大同,此时阎锡山还没有逃到大同,蒋世杰下辖第一团周柏森部,以平均一天七十公里的速度推进,贺山子、郁子健二个团两翼跟进,三支部队组成一个箭头,在晋军还没有组织起足够的兵力时,包围了大同。


  山西境内晋军被陕军各部穿插分割,再难形成有效战斗力,阎锡山见大同去路已断,遂绕道右玉出杀虎口,投奔绥远和林格尔,同年11月,宣布下野,结束了自己的山西督军生涯。


  月15日,历时两个半月的山西作战结束,李想实现了自己最理想的战争结果,此役共歼灭晋军和镇嵩军残部三万五千人,刘镇华只带不足一个旅三千人逃到了察哈尔,那里是将是冯玉祥的天下,他的好日子到头了。


  此役蒋世杰部以火车集中运输,在胡景翼的帮助下,由120大队清除各交通枢纽的守备部队,一个师神不知鬼不觉的运动到太原城下,三方攻城部队利用敌方侦察能力有限的因素,在进攻方向集中大量部队和技术兵器,通过频繁的调动,造成三方均有重兵团大部队的假象,从根本上影响了晋军的作战决心。


  由于奇袭作战达成的惊人效果,陕军仅以伤亡四千人的代价,就占领了山西全境。晋军大部被俘或是投诚,尤其是晋军中保定系的军官,给李想带来了意外的收获,象商震、周玳、楚溪春、杨澄源、杨爱源、傅作义、孙楚、李生达、陈长捷、郭宗汾等。这时他们的职务都不高,多数是营团长,进入西北高等军事学院后,这些人中的很多人都将成为可用之材,尤其是傅作义。


  更为重要的,是山西的民生没有受到大的破坏,阎锡山多年的苦心经营,已使太原成为北方除沈阳之外少有的工业重镇,凭着山西和陕西的保护,豫西豫南的西、北两个方面都有了屏障,再也不是四战之地。


  握有三省之地,李想,终于可以大展拳脚了。


  (https://www.23hh.com/book/140/140972/7172748.html)


1秒记住爱尚小说网:www.23hh.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23hh.com